中年进学似登天,转觉文章畏后贤。
悔送隙光飞过鸟,记栽堂树小如椽。
科场次第门生出,教旨丁宁阁老传。
眼底功名非实地,任夸千佛与群仙。

【注释】

用韵自述二首 其二:第二。

进学:指科举考试,即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全过程,获得秀才的资格。

畏后贤:担心自己不如他人。

悔送隙光飞过鸟:意思是后悔当初没有抓住机会向权贵献媚,而白白地让机会从指尖飞走了。隙光,指机会。

记栽堂树小如椽:指在朝中担任要职时,所种树木已高过屋梁,但所受的待遇却远不如当年在乡间种树时那样受到重视。

科场:科举考试,指考中功名。次第,次序、等级。门生:指门下的学生。这里指科举考试录取的人。

教旨:教诲,教导。丁宁;叮嘱,嘱咐。阁老:指宰相。

眼底:眼前。

千佛:佛教谓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群仙:泛指神仙。

赏析:

此诗为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诗人任将作监丞知制诰时所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中年进学似登天,转觉文章畏后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到了中年才去读书,就像登上了天一样,但是越往后读越感觉文章难写,因为怕自己的文章赶不上别人。

“悔送隙光飞过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后悔当初没有抓住机会向权贵献媚,而白白地让机会从指尖飞走了。

“记栽堂树小如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朝中担任要职时,所种树木已高过屋梁,但所受的待遇却远不如当年在乡间种树时那样受到重视。

“科场次第门生出,教旨丁宁阁老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科举考试中,他的学生都考取了功名,而他自己的教育方法也被朝廷采纳,成为宰相的典范。

“眼底功名非实地,任夸千佛与群仙。”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眼前的功名富贵并非真实之物,不必过分夸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