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吟诗成不寐,夜窗残梦雨来时。
清闻木叶随空远,暝觉山钟到枕迟。
千里关河游子恨,一年生事窭人悲。
万间大厦君须作,不用归心绕故篱。
本诗是明朝著名文人李东阳所作的一首七律,名为《次韵答王世赏夜雨感怀》。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听雨的情境,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
- 何处吟诗成不寐,夜窗残梦雨来时: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无法入睡,因为外面的雨声使得诗人难以入眠,只能在梦中感受到雨声。
- 清闻木叶随空远,暝觉山钟到枕迟:描述了雨后空气中清新的气息和远处传来的钟声,让诗人感到时间似乎变得缓慢。
接下来将根据每句诗句进行赏析:
首句赏析:“何处吟诗成不寐,夜窗残梦雨来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深夜时分难以成眠,因为他被窗外的雨声所困扰,这些雨声似乎成为了他无法入睡的原因。这里的“吟诗”可能是指诗人在创作诗文,或者是对某种情感的抒发。这种夜晚因雨而无法成眠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自然的敏感。
次句赏析:“清闻木叶随空远,暝觉山钟到枕迟。”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雨后清晨的感受。诗人听到了雨后树叶发出的清脆声音,这些声音随着空气的传播逐渐远离;同时,他还感觉到了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这些钟声也让他感到自己仿佛更加疲惫,难以入眠。这里的“暝”指的是黄昏,而“觉”则是感觉或知觉。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雨后的清晨里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从深夜无法入睡到清晨的宁静感受,诗人的情感波动与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相连。通过对这两句话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如何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同时又在自然的变化中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