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芳树倚云高,长笑高蟾咏碧桃。
白战早收天下捷,春游不学少年豪。
两苏才拟当时重,二宋名同旧史褒。
应共玉堂词翰手,凤凰池上对挥毫。
【注释】
上林:汉宫名,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长笑:嘲笑。
白战(zhuàn):指用兵作战。
两苏:指苏轼、苏辙兄弟。二宋:指南宋的范仲淹、司马光。
玉堂:唐时翰林院有玉堂,故称翰林院为“玉堂”。词翰:诗词文章。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在中进士后所作。诗人以清新俊雅的风格写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和感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登第后的心情,后两句写与同科及第者的交往。
首联“上林芳树倚云高”,写登第后的心情。上林,指长安。芳树依云,写出了诗人心情的舒畅。
颔联“长笑高蟾咏碧桃”,“高蟾”即唐代著名诗人崔曙。崔曙在《宴李侍御山庄》中写道:“月色醉清辉,花阴织就诗。”这里的“碧桃”应是指的桃花。诗人在这里以崔曙自比,说自己也如他一样,吟咏着桃花的美好,而感到十分快乐。
颈联“白战早收天下捷,春游不学少年豪”,写与同年的交往。这里说,自己的才华已足以压倒那些年轻的豪杰们。
尾联“两苏才拟当时重,二宋名同旧史褒”,写对同科者的评价。两苏,指北宋时的苏轼、苏辙兄弟;二宋,指宋代的范仲淹、司马光等人。这里说,自己与他们相比,都同样受到当朝的重用。
末联“应共玉堂词翰手,凤凰池上对挥毫”,写自己未来的志向。
这首诗是写自己在科举考试中及第之后的喜悦心情,以及与同年的交往。诗风明朗清新,风格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