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无材懒近名,暂将微物寄幽情。
略同庄子为言寓,敢效张华托赋鸣。
纵有樊笼何足累,更无缯缴底须惊。
羽毛欲作填河报,路隔天桥尚几程。

再叠鹪林书巢韵二首·其二** 卜筑无材懒近名暂将微物寄幽情 **诗人李东阳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远离世俗名利,选择隐居山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他选择了一处僻静的地方进行居住,远离尘嚣,与世隔绝。

“卜筑无材懒近名”,意味着诗人选择建造房屋时,并不追求豪华和显赫,而是简单地、朴素地搭建住所,以此来远离世俗的名利诱惑。

“略同庄子为言寓”,通过引用道家哲学家庄子的思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庄子主张“逍遥游”,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与诗人的隐居生活不谋而合。

“敢效张华托赋鸣”,诗人效仿汉代文学家张协的做法,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张协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纵有樊笼何足累”,这里的“樊笼”象征着束缚和羁绊,诗人表示即使生活在看似牢笼的环境中,也不会感到困扰或拖累。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是他追求自由生活的体现。

“更无缯缴底须惊”,意思是说,在他的隐居生活中,不会受到外界干扰或惊恐。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纷扰的超然态度。

“羽毛欲作填河报”,这里的“羽毛”象征着轻盈飘逸的形象,诗人想象自己如果有所行动或者有所作为,就像是用羽毛去填河,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个人能力的谦逊看法。。

“路隔天桥尚几程”,意味着尽管诗人身处高远之地,但仍然需要经过漫长的道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路途遥远的感慨,也暗示了虽然生活简朴但仍需克服重重困难。。

李东阳的《再叠鹪林书巢韵二首·其二》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道家哲学的借鉴,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通过对每个诗句的具体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