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当筵四座惊,花枝络绎往来轻。
鼓翻急雨山头脚,花闹狂蜂叶底声。
上苑枯荣原有数,东君去住本无情。
未夸刻烛多才思,一遍须教八韵成。

【注释】

博席:宴会。击鼓催花令:用击鼓来催促花朵开放。四座:在座的众人。络绎:接连不断。往来轻:来回飘动。鼓翻:鼓声响起。雨脚:指雨点像雨脚一样密集。山头脚:形容雨大。叶底声:树叶底下的沙沙声。上苑:皇宫。枯荣:枯萎和繁荣。原有数:本来就有定数。东君:春神。去住:离去与留下。刻烛:在蜡烛未燃尽前抓紧时间写。多才思:有很多才华。八韵成:写成八首诗。

【赏析】

原博,字彦诚,宋太宗时为翰林学士,善文词。这首诗是他在一次宴席上,以击鼓催花令戏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击鼓当筵四座惊,花枝络绎往来轻。”意思是说,正当酒宴进行之时,忽然有人擂响了战鼓,使得在场的人全都吃了一惊。紧接着就听到花枝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声音。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把鼓声和花枝摇曳的声音夸大到足以使在场的人感到震惊的程度。“花枝络绎”形容花枝繁密而连绵不断,如同人行走时络绎不绝的行人一般;“往来轻”则描绘了花枝随风摇曳的景象,轻盈而灵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宴会现场的情景,更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的喜悦之情。

颔联“鼓翻急雨山头脚,花闹狂蜂叶底声。”意思是说,当鼓声响起的时候,仿佛暴雨倾盆而下,将大地笼罩其中;而当花枝摇曳起来的时候,又像是一群狂蜂飞舞于树叶之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鼓声和花枝摇曳都赋予了动物的形象,使得整个场面充满了动感和活力。同时,通过对鼓声和花枝摇曳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宴会的热闹氛围。

颈联“上苑枯荣原有数,东君去住本无情。”意思是说,虽然上苑里的树木花草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枯萎或繁荣,但这一切原本就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而春天之神(指春神)的离去与留下,也并非出于感情的驱使,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里运用了哲学意味的语句,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和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通过这样的论述,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看法,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

尾联“未夸刻烛多才思,一遍须教八韵成。”意思是说,虽然我并没有夸耀自己有多少才华,但我能够一次性地写出八首富有韵味的诗篇。这里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通过这样的结尾,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向在场的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