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前头月一池,璧纹浮动不成漪。
半空影落秋毫见,午夜光生老蚌知。
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谁赋谪仙诗。
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
古墓前头月一池,璧纹浮动不成漪。
半空影落秋毫见,午夜光生老蚌知。
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谁赋谪仙诗。
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
注释:
- 古墓前头月一池:古墓前的月亮映在池塘里,形成一片明亮的月光。
- 璧纹浮动不成漪:玉璧的纹理在水中漂浮,形成了美丽的图案,但却没有激起涟漪。
- 半空影落秋毫见:天空中的云彩倒映在水面上,使得秋天的毛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 午夜光生老蚌知:深夜时分,月光照亮了老蚌的眼睛,让它能够看清周围的环境。
- 犀火不劳温峤照:犀牛身上的火焰并不需要像温峤(传说中的神仙)那样的神火才能照亮。
- 锦袍谁赋谪仙诗:谁有本事创作出像谪仙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那样的诗篇?
- 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回忆起过去的旅行,心中充满了伤感,又恰好是烟雾弥漫、细雨蒙蒙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卷,通过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世界。诗人通过对月亮、云彩、老蚌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如“明月”被比作“璧池”,“半空”中的云彩倒映成了“秋毫见”,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使整首诗更加富有画面感和诗意。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哲理思考,如“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谁赋谪仙诗”,这些都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次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