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溪流水入荒塍,九曲湾头十丈藤。
寻遍野亭无旧主,访回萧寺有遗僧。
苍苔断处看将合,老树栽时记未曾。
莫怪疲僮淹送马,十年一到竟何能。

诗句原文:

乱溪流水入荒塍,九曲湾头十丈藤。
寻遍野亭无旧主,访回萧寺有遗僧。
苍苔断处看将合,老树栽时记未曾。
莫怪疲僮淹送马,十年一到竟何能。

译文:

杂乱的溪水流入了荒芜的田埂,九个弯曲的地方水流蜿蜒曲折。我寻找遍了所有的野亭没有找到主人,回到萧寺后发现那里还有一位僧侣。在枯萎的苔藓断裂的地方,我看到它即将愈合,老树栽种的时候我曾经去过。请不要责怪仆人送马迟到,因为我已经来到这里游览,坏事变成了好事我也就不再责怪他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游历慈恩寺后园时的所感所思。诗中描绘了北安门外的乱溪流水和荒芜的野田埂,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美好回忆。

首句“乱溪流水入荒塍”,直接点出了北安门外乱溪的景色,水流进入荒凉的田埂,给人以荒凉、孤独的感觉。第二句“九曲湾头十丈藤”,则进一步描绘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和周围的环境,藤蔓缠绕在弯弯曲曲的河湾上,增加了诗中的动态美。

第三句“寻遍野亭无旧主”,反映了诗人在野亭中找不到曾经的主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逝去的感慨。第四句“访回萧寺有遗僧”,则表现了诗人在萧寺中找到一位僧人的情景,这里的“遗僧”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苍苔断处看将合,老树栽时记未曾”,描绘了诗人观察苍老苔藓和老树的情景,从它们的生长变化中,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转。最后两句“莫怪疲僮淹送马,十年一到竟何能”,则表现出诗人对仆人们不辞辛劳的感激之情,同时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认知和对世事的无力感。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北安门外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