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组丛中老布衣,肯将名字托光辉。
乾坤俯首平生足,贫贱骄人此意非。
曾晰更贤狂已甚,武公虽老戒无违。
亦知授简趋庭地,已见先生杜德机。

抑庵的注释与赏析:

第一段

  • 簪组丛中老布衣:在繁华的官场和贵族圈子中,自己却过着朴素的生活。“簪”指的是官员常用的发簪,“组”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一种头饰。这里形容自己在众人中穿着简朴,不追求虚荣,但内心依旧保持着对名利的追求。
  • 肯将名字托光辉:虽然表面上保持低调,但实际上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能够被人们记住,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闪耀起来。这里的“光辉”不仅仅是指荣耀,也包括名声、地位等一切可以让人自豪的东西。

第二段

  • 乾坤俯首平生足:即使整个世界都在低头(比喻为臣子对君主的忠诚),我也觉得这已经足够了。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甘于平凡的人生态度。即使在一个充满权力斗争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 贫贱骄人此意非:在贫穷和低微的时候,还想要显得骄傲是不明智的。这里强调了一种谦逊的品质,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该因为外在的环境而失去内心的平和。

第三段

  • 曾晰更贤狂已甚:曾晰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他的贤明和狂傲都达到了极致。这句话是在说自己虽然不如曾晰那样贤明或狂放,但也不希望过于平庸或过于张扬。
  • 武公虽老戒无违: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指曾晰),但仍然需要遵守规矩(戒律),不要违背原则。这句话是对曾晰的一种尊敬,也是对自己行为的提醒。

第四段

  • 亦知授简趋庭地:我也知道有人会给我传授知识,让我能够在朝廷中有所作为。这里的“趋庭地”指的是在朝廷中受到重用或者获得晋升的机会。
  • 已见先生杜德机:我已经看到了您的智慧和才华,您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能力。这句话是对曾晰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他过去成就的认可。

总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曾晰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曾晰的敬仰之情和他自身的态度。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歌也展现了一种对权力和地位的不同理解,即真正的成就不在于表面的荣耀,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