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春盘百颗香,斋灯燕坐及新尝。
园林旧采黄金实,风味犹清白玉堂。
千载带酸僧有恨,三更罢渴我能忘。
应劳爱客频沾洒,清梦无因到石床。

【注释】

小试春盘百颗香:春盘是端午节时人们用来祭拜屈原的,用五色线系着的小豆子叫做“粽子”。

带酸:带点酸味。

石床:道士修炼的地方。

【赏析】

董尚矩编修是董其昌的曾祖父。董尚矩于明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卒谥文靖。他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官员,但一生坎坷。这首诗写于他出仕后,诗中的主人公是他自己。作者在这首诗里回忆了童年时的一段往事,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感慨。

首联写自己童年时尝百颗粽子的情景,以及品尝后的满足感。诗人说:“百颗香”,说明粽子味道鲜美,香甜可口。“及新尝”表明自己当时的心情愉快,高兴极了。

颔联说自己小时候在园林里采摘过黄金实(一种可食果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赞美之情。黄金实是一种珍贵的水果,味道鲜美,口感细腻,营养价值很高。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品尝过这种美食的经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之情。

颈联说自己小时候曾经因为吃不惯酸的东西而感到痛苦。这里,诗人运用了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千载带酸僧有恨:传说有一位僧人曾经因为吃了一块带酸味的糖果而感到痛苦,因此发誓不再吃任何带酸味的食物。三更罢渴我能忘:诗人说自己在三更时分已经喝得口渴了,但是却忘记了喝水。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深夜时分,“罢渴”则表示已经喝完水了。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在品尝美食后所感受到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曾经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痛苦和不适。

尾联说自己应该感谢那些爱客之人,因为他们经常让自己品尝美味佳肴。清梦无因到石床:这里的“石床”指的是道士修炼的地方,象征着道家思想。诗人说自己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清梦无因到石床:这里的“清梦”指的是美好的梦境,“无因”则表示没有理由或者借口。诗人说自己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尊重之情。

【译文】

小试春盘百颗香,斋灯燕坐及新尝。

园林旧采黄金实,风味犹清白玉堂。

千载带酸僧有恨,三更罢渴我能忘。

应劳爱客频沾洒,清梦无因到石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