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吹晴沙卷暮寒,旧时楼阁记凭栏。
层冰耐有行人度,爱日惭非稚子欢。
岂谓鸣珂还故里,敢将华发恋微官。
人间未少闲丘壑,欲作求田计更难。
重经西涯
朔风吹动晴沙卷起暮寒,旧时楼阁凭栏处可怀。
层冰耐久行人经过,喜爱日光惭愧孩童欢。
岂料鸣珂归来故乡,胆敢将华发恋微薄官职。
人间未少清幽山谷,欲作隐居计更难。
朔吹晴沙卷暮寒,旧时楼阁记凭栏。
层冰耐有行人度,爱日惭非稚子欢。
岂谓鸣珂还故里,敢将华发恋微官。
人间未少闲丘壑,欲作求田计更难。
重经西涯
朔风吹动晴沙卷起暮寒,旧时楼阁凭栏处可怀。
层冰耐久行人经过,喜爱日光惭愧孩童欢。
岂料鸣珂归来故乡,胆敢将华发恋微薄官职。
人间未少清幽山谷,欲作隐居计更难。
【注释】 过雨:经过下雨。畦(qí):菜地。架(jué):用竹竿等做成的支架。已:已经。分甘:分送甘美的水果。到:送到。僮仆:仆人。沾润:指雨水滋润。邻家:邻舍。学圃:学习园艺。非吾事:不是我的事。忧时:忧虑时局。岁华:岁月,时光。成:成为。独坐:一个人坐着。欹侧:不端正。岸乌纱:指戴着黑色方巾的头。 【译文】 经过一场雨后,园中暮色苍茫,菜地里的蔬菜架子已经撑起了瓜蔓。我分送甘美的果品给仆人
种竹 种竹复种竹,屋西还屋东。都城十日雨,长夏一林风。 宿土得馀润,团阴分小丛。高秋想鸣佩,侧耳向晴空。 注释: 种竹:种植竹子。 复种竹:又种了一片竹林。 屋西还屋东:屋子的西边又回到了屋子的东边。 都城:指京城洛阳。 十日雨:十天的雨水。 长夏:夏天。 一林风:一阵凉爽的风。 宿土:已经干透的土地。 余润:多余的水气。 团阴:成团的阴影。 团阴分小丛:成团的阴影分布在竹林中。 高秋:秋天。
【注释】 1.宿流河驿:在流河南岸。宝庆:地名,今属河南省。谢太守:指宝庆的太守。宝庆,古县名,故治在今河南省境内,宋时为荆湖北路襄阳路辖境。2.先达:旧时对前辈学者的尊称。3.舟楫:船。期:约定的时间。4.细雨春灯暗:形容夜深了,雨下得很小。春灯,春日里点蜡烛的灯光。5.高歌暮角悲:傍晚时分听到军号声,就唱起慷慨悲壮的歌声来。6.前路:前途。7.江海得吾师: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注释】 假山:即用泥土堆成的山。成:建成,筑成。戏作二首:指作者的两首诗。二首:指《寻山》、《买云》等诗。 【译文】 有意寻找深壑幽谷,没有钱买白云。 冈峦才数叠,城市已平分。 远可达松子,清宜隐竹君。 山成谢岩叟,题壁为书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山水为题材,通过写自己游览山水的所见所感,来抒发自己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之情。此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注释】 叠石危峰起:叠石是指堆砌石子来构成山峰,这是古代造园常用的手法。 盘根古树成:盘根是树木的主干上长出的根须盘结成圆环状,古树就是古老的树木,成是成为的意思。 窦留云宿处:窦就是洞穴,留云宿处就是指山洞里住着的云彩,这里指山中之景。 溪待水流声:溪指的是小河流,水流声音即溪水流动的声音,这里指山中的溪流。 意匠疑天巧:意匠就是心思巧妙,天巧即天然的精巧,这里指山的形状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
傅说在野席上赏菊得“朝”字 荒野的景色本来就萧条,幽静的房间共同寂静寥落。 倒塌的栏杆将石头保护,细竹引泉水浇灌。 地方偏僻应该很少来访,情意多就多次招见。 留连更待何时,烂漫是今朝。 注释: 1. 野色自萧条:野外的景色本身就显得萧条。野色,指野外的自然景色。萧条,形容荒凉、冷落。 2. 崩栏将石护:倒塌的栏杆把石头保护起来。崩栏,形容栏杆倒塌。石护,指用石头来保护栏杆。 3. 细竹引泉浇
【注释】 闻捷:听说捷报。闻,听说。 戎马:指战事,这里指征战。三秦:泛指关中地区,即今陕西省一带。 风霾:指风雨雾气。百越:泛指南方地区。 连日:接连不断。 虎将:勇猛威武的将军,这里指身经百战的将领。 班旅:军中行列。 解颜:笑容满面。 【赏析】 《闻捷》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冬,当时杜甫正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首诗是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两京
桂轩 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细香萦驻屐,清影傍开门。 永夜幽人梦,清秋素女魂。 此时俱寂寞,醉醒各无言。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 小树: 指的是桂树,桂树常作为文人墨客的意象,象征着高洁或思念之情。 - 西园: 指古代园林中面向西方的庭院,常常是主人居所或重要的休闲场所。 - 虚庭: 意指空旷的庭院,给人一种空灵、清幽的感觉。 - 风露繁:
诗句解释 1 坐客嗟王济:这里的“座客”指的是在座的宾客。“嗟”是惊叹的意思,而“王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因性格直率和直言不讳而被后人所知。这句话可能表示在宴会上,宾客们对某人的坦率或直言不讳表示赞叹。 2. 诸兄爱孔融:孔子的侄子孔融以其直爽的性格闻名于世。这里提到"诸兄"(可能是指在座的其他兄长),他们喜爱孔融的这种行为。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或赞扬,表明这些人与孔融相似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注释: 1. 路转循冈背:道路在转弯时沿山岗的背部延伸。 2. 桥回傍水根:桥梁在水流的旁边建立起来。 3. 幽人不到处:幽静的人不经常出现的地方。 4. 茅屋自成村:茅草房自然形成村落。 5. 浦树经秋落:秋天,河边的树木落下叶子。 6. 山钟向晚昏:傍晚时分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游樵舟中见新月” - 注释:在游山砍柴的人的船中看见了新月。 - 译文:在游玩时,在砍柴人的船上看到了初升的新月。 2. “新月小如眉” - 注释:“小如眉”形象地描述新月的形状,像眉毛一样细长。 - 译文:新月如同美人的眉毛那样细小而精致。 3. “维舟初见时” - 注释:在初见新月时分,船只停泊。 - 译文:当新月初现时,船只静静地停靠着。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其内容如下: 春丁代祀孔子庙庭,殿头天语下鸿胪。 璧水诸生扫旧庐,春版署名书帝遣。 夜盘分胙出神馀,仰瞻地切高坚在。 陟降心劳左右如,三载黄扉今再命。 敢将遗泽负诗书,愿奉圣恩归去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春丁代祀孔子庙庭,殿头天语下鸿胪。 注释:春天,我代替祭祀孔子庙庭。殿头的天语,意味着天子的声音下达鸿胪寺(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外交事务)。
【解析】 此诗是写景,诗人在游西樵途中所见到的山光水色和村野风光。 树影临江断,名山入望遥。 村原隐楼榭,云日丽风潮。 【注释】 ①树影临江断:树木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形成断裂的形状,指江面宽广、水面宽阔。②名山入望遥:远望名山,景色遥远。③村原隐楼榭:村野的平旷的原野隐没在楼阁台榭之中。④风潮:风浪,波浪。 译文: 江边树影倒映在江面上,形成了断裂的形状,远远地眺望,名山的景致就呈现在眼前。
【注释】 1.泊:停泊。2.禅踪:指僧尼的足迹。3.江雁:江边的大雁,这里指代诗人在寺庙外看到的飞过江面的候鸟。4.云随出洞龙:指云雾随着从洞中飞出的龙而散开。5.宝瑟:古代一种弦乐器。6.芙蓉:荷花。 【赏析】 《舟泊海珠寺》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诗人夜晚在海珠寺泊舟、访僧的情景。首联写诗人泊舟于寺,夜来拜访僧人;颔联写月光送走大雁,云雾飘动似龙腾;颈联写晚凉时弹奏宝瑟
【注释】: 学士官高少宰尊,更将奇事与君论。 杨公清白多孙子,苏氏文章好弟昆。 总谓留都非散地,极知亲擢是深恩。 题诗合代持杯送,为有通家旧谊存。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杨维立之南京吏部的赠别诗。首联“学士官高少宰尊,更将奇事与君论”,以赞美的口吻点出送别的场合和人物的身份。颔联“清白多孙子,文章好弟昆”则进一步赞美友人杨维立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颈联“总谓留都非散地
【注释】 ①十月:农历十月,即农历九月。体斋席上限韵:在斋宴上作诗,并限韵。②寻芳:指游赏花卉。何意:为何之意。到君家:来到你家里。③雨过高城少暮沙:雨水漫过城垣,暮色笼罩着沙滩。④此夜幽欢还月下:今夜的幽雅欢聚又回到了月光之下。⑤孤馆:孤零零的旅舍。⑥狂思晚节曾吹帽:狂放的思想曾经像吹落帽子一般。⑦寿拟春期及进瓜:祝寿时希望春天来临,并吃到进献的瓜果。⑧不是老来诗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