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影临江断,名山入望遥。
村原隐楼榭,云日丽风潮。
酒对澄波夕,琴将片月招。
客行殊未已,何处是西樵。

【解析】

此诗是写景,诗人在游西樵途中所见到的山光水色和村野风光。

树影临江断,名山入望遥。

村原隐楼榭,云日丽风潮。

【注释】

①树影临江断:树木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形成断裂的形状,指江面宽广、水面宽阔。②名山入望遥:远望名山,景色遥远。③村原隐楼榭:村野的平旷的原野隐没在楼阁台榭之中。④风潮:风浪,波浪。

译文:

江边树影倒映在江面上,形成了断裂的形状,远远地眺望,名山的景致就呈现在眼前。

村野平旷的原野隐没在楼阁台榭之中,云彩与日光交相辉映,波涛与风浪相互激荡。

夕阳下对着澄澈的江水,弹奏着琴弦,招引着一轮明亮的月亮。

客人行程尚未结束,何处才是西樵?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历西樵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开头两句,写诗人行至江边时所见之景;“树影临江断”,是说树影倒映在江面上形成了断裂的形状,这是从视觉方面描绘景物;“名山入望遥”是说远远地眺望,名山的景致就呈现在眼前。这两句写景,不仅写出了西樵的山川之美,而且也为下文描写村野风光作了铺垫。

第三和第四句,写诗人行至村落时所见之景:村野平旷的原野隐没在楼阁台榭之中,云彩与日光交相辉映,波涛与风浪相互激荡。这里用“隐”、“丽”、“招”三个字来描绘景物的特点。“隐”,是指村野平旷的原野;“丽”,是指云彩、日光交相辉映;“招”,是指波涛、风浪相互激荡。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西樵的山水之美,又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第五和第六句,写诗人夜宿村中时所见之景:酒对澄澈的江水,琴将片月招来。“澄澈”是形容词,用以形容江水清澈见底;“片月招”是动词短语,意思是说把一块明月招来。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西樵的自然之美,又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最后一句,写诗人对西樵美景的感受:客行殊未已,何处是西樵。这一句是诗人对西樵美景的感叹。“客行殊未已”,是说旅途还没有结束;“何处是西樵”,是说不知什么地方才是西樵。这一句写景,既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不舍,也表现出他游兴未尽的心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