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随所适,兹地复跻攀。
雨久未妨旱,路穷方见山。
断桥人独去,高屿鸟孤还。
东望临安郡,潺湲一水间。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泛舟玉山,所见所闻,皆成诗篇。“过玉山”三句,点明题旨:泛舟玉山,所见之处,皆是自己心向往之之地。“兹地复跻攀”,“此”,指玉山,意为在这块土地上,诗人又攀登了一次,意谓对玉山已熟悉、亲近。“雨久未妨旱”,雨后天晴,虽然久雨不早,但见得玉山景色依然秀美。“路穷方见山”,山势连绵,道路曲折,走到尽头才能见到山峰,这既是实写玉山的地形,也是暗喻人生旅途的艰难曲折,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断桥人独去”,“断桥”,即断桥亭,位于玉山南麓,为一石砌小亭。“高屿鸟孤还”,高屿,指玉山中峰上的玉屏峰,山上有玉屏亭。“高屿鸟孤还”,指站在玉屏亭上观赏风景,只见一只鸟儿飞回。“东望临安郡,潺湲一水间”,玉山脚下,就是南宋都城临安郡。诗人伫立山巅,俯瞰山下,只见一条清澈的溪流,从临安郡蜿蜒流来,绕过山脚。
【答案】
①泛舟随所适(泛舟而行随意选择)
②兹地复跻攀(此处我又登山)
③雨久未妨旱(久雨之后天气放晴,并不妨碍干旱)
④路穷方见山(路走尽了才看到山)
⑤断桥人独去(断桥上只有我一个人)
⑥高屿鸟孤还(高山顶的鸟独自归来)
⑦东望临安郡,潺湲一水间(眺望着临安郡下的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