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含英暗自菲,绕梧穿竹弄朝晖。
秦楼一夜吹明月,几队临风学凤飞。

在探索古代诗歌的海洋中,一首来自明代诗人伍瑞隆的《凤仙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现在,让我们一同深入这首诗的世界,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首句“五色含英暗自菲”,描绘了凤仙花绚丽多彩的颜色以及它默默无闻的生长状态。这里的“五色”象征着丰富和多样性,而“含英”则暗示着花朵内蕴的芬芳与力量。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为读者营造出一个生动的画面:凤仙花虽不张扬,却自有其独特之处。

诗句“绕梧穿竹弄朝晖”,展现了凤仙花在早晨阳光下的美好景象。这里“梧”指的是梧桐树,常绿树种,象征坚韧;“竹”则代表竹子,高洁的象征。诗人以凤仙花环绕树木,穿过竹林,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早晨图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

第三句“秦楼一夜吹明月”,则将时间和空间的背景带入诗中。这里的“秦楼”通常指代富贵人家的阁楼,而“吹明月”则是古人常有的赏月活动。诗人用“一夜之间”来强调时间的短暂和美好,同时“吹明月”让人联想到月光如水,洒在凤仙花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最后一句“几队临风学凤飞”,则寓意深远。这里“临风”意味着面对挑战的勇气,“学凤飞”则比喻追求高远志向的决心。整句诗通过对凤仙花的观察,引申至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鼓励人们要有勇气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追求更高的目标。

伍瑞隆的《凤仙花》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富有教育意义的诗作。它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美的存在,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强,勇于追求梦想。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歌,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次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