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烟沙接野塘,五株垂柳覆萝墙。
宦情都付河东老,往事休谈洛下庄。
翠影连云春正晚,莺声到梦日初长。
相邀须待花飞尽,倦客愁多易感伤。

舜江杨邦彦家扁二首次刘允若韵 其二 午桥柳庄

注释:

  • 舜江:指代作者居住的地方。
  • 杨邦彦家扁:指的是某地的地名,“扁”通常用于表示地方或者建筑。
  • 刘允若韵:刘允若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物名字,与这首诗有关的人或事。
  • 五株垂柳:描述柳树的状态,即有五种柳树,且都垂下枝条。
  • 河东老:可能是指一个年岁较大的老者,也可能是指某个地名。
  • 洛下庄:洛下是古代对洛阳的称呼,庄可能是指一个庄园。
  • 翠影连云:形容春天的景象,绿色的树木影子连成一片云一样。
  • 莺声到梦:莺声可能是指鸟儿的鸣叫声,到梦境可能是指声音传到了梦中。
  • 花飞尽:形容花朵凋谢,全部落完。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十里烟沙接野塘”,描绘出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象,烟沙和野塘相接,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次句“五株垂柳覆萝墙”,则具体描述了柳树的状态和位置,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宦情都付河东老,往事休谈洛下庄。”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过去的回忆不再提及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两句“翠影连云春正晚,莺声到梦日初长。”则是对前两句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和升华,以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盎然来映衬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期待。最后一句“倦客愁多易感伤。”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他对生活无常和岁月无情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于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