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挂东风十幅蒲,西行五日指匡肤。
柳垂湖口知彭泽,山落船头见小姑。
白雨乱峰皆瀑布,紫烟高处是香炉。
兹行安得王摩诘,为扫莲花社客图。
【注释】
帆挂东风十幅蒲:船上的帆,是布制的。帆挂,指船帆高挂。东风,即东风,指春天。十幅蒲,指船帆上画着十条鱼。
柳垂湖口知彭泽:湖口,湖边。彭泽,地名,在江西上饶。
山落船头见小姑:船头,船尾。小姑,少女。
白雨乱峰皆瀑布:白雨,指春雨。乱峰,指山峰。瀑布,瀑布水。
紫烟高处是香炉:紫烟,指紫色烟雾。香炉,香炉山,在江西宜黄县北。
兹行安得王摩诘:兹,这里。王摩诘,唐代画家王维的号。此句意:这次出行,我哪里能找到像王摩诘那样擅长画山水的画家呢?为扫莲花社客图:为,为了。莲花社,佛教组织,以和尚为主。唐朝时盛行,诗人参加此会者不少。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春,当时诗人正从浔阳江上经过九江到湖南。
首联“帆挂东风十幅蒲,西行五日指匡肤”,说诗人乘坐的大帆船,挂起风帆,顺着东风吹向南方。诗人乘船向西航行了五天,船已靠近庐山的南面。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行程之远,时间之久。
颔联“柳垂湖口知彭泽,山落船头见小姑”,写诗人在九江停留,看到鄱阳湖边的杨柳,想到彭泽,想到庐山。诗人由江口柳树联想到彭泽的杨柳,由庐山山景联想到庐山上的小姑山。这两句诗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的景物都集中地表达了出来。
颈联“白雨乱峰皆瀑布,紫烟高处是香炉”写诗人在九江看到的自然景物。“白雨”点明天气,写春雨纷纷洒落,打湿了群山。“乱峰”写群山中飞瀑众多。“紫烟”点明位置,写远处有座山上的紫烟袅袅升起,那便是传说中的香炉山。
尾联“兹行安得王摩诘,为扫莲花社客图”写诗人此行没有机会遇到王摩诘那样的画师为他作画。诗人渴望见到能画出庐山美景的王摩诘,希望他能够为诗人留下一幅《庐山图》。
全诗写景抒情,语言简炼,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