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罥庭隅,寒色净书幌。
蘼芜细生翠,巴且闇飞响。
懒卧渐成翁,作劳不自强。
风痛剜股骨,庭戺跬步上。
旱疫致菑沴,稻粒分铢两。
闾阎有摊逃,盗贼浸滋长。
忽闻诏蠲租,皇恩到林莽。
舆情欢欲舞,扶病观县榜。
万事莫觊觎,一区聊偃仰。
吾生际艰难,圣世何惠养。
即事引长吟,凉风发萧爽。

【注释】

闻事:听说。

秋阴:秋季阴沉的天气。

罥(juàn)庭隅(yú):萦绕着庭院的角落。

寒色:冷色调。

净书幌(huǎng):使书桌上的书幌子变得干净明亮。

巴且:草木名,这里指巴豆,一种植物。暗飞响:在阴暗中发出声响。

懒卧:懒得躺下来。

作劳:做事。不自强:不努力。

风痛剜股骨:比喻疾病折磨得人痛苦。

庭戺(quán):台阶下。跬步(kuǐ):一步。

旱疫:干旱和瘟疫。菑沴(zī lì):灾害。

稻粒分铢两:比喻农民的收获被官府侵吞。

闾阎(lǘ yán):里巷门。摊逃:逃税的人。

滋长:增长。

忽闻诏蠲租(juān zū):忽然听到朝廷减免租税的命令。蠲,免除。

皇恩:皇帝的恩泽。林莽(mǎng):深山野林。

舆情:民间舆论。欢欲舞:高兴得像要跳舞一样。

扶病:带着病。观县榜:观看县里发布的告示。

万事莫觊觎(jì yú):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贪求的。觊觎(jì yú):贪求。

一区聊偃仰(yǎn yǎng):在一片区域中安享太平。偃仰:安然。

吾生际艰难:我生逢乱世。际,遭遇。

圣世:贤明的时代。惠养:施予恩惠。养,抚育。

即事:根据当前的情况。引长吟:长吟,指吟诵诗歌。

凉风发萧爽:清凉的风吹拂着,令人感到舒畅愉快。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42),作者为诗人李白。当时诗人因“供奉翰林”而生活优裕,但不久后因“不护细行”而被免职。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长安的生活状况和他对时局的看法。

首四句描写了长安深秋阴郁、寒气逼人的景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抑郁与无奈。诗人以“闻事”开篇,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他看到秋天的阴沉天气、寒色调的景色,以及草木的凋零和人们的疾苦,都暗示着他所处时代的种种问题。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处境和感受,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失望。他觉得自己懒散成性、不求上进,却还要遭受疾病的折磨和生活的艰辛。他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能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当他听到朝廷减免租税的消息时,他却感到无比的喜悦,因为他看到了国家对百姓的关怀和关爱。

中间八句主要描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看法。他认为旱灾和瘟疫是导致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主要原因。他批评政府的贪婪和腐败,认为农民的收获被官府侵吞,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他还讽刺了官员们的无能和懈怠,认为他们应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尾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望。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能够度过难关,迎来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他也期待自己在这片区域中能够过上安稳和平的生活。

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