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今朝始见霜,客怀婴此转凄凉。
布衣单袷增寒气,茅屋阴凝背日光。
草砌蛩声方寂寂,松林树色更苍苍。
也知时序功成际,不为邹生独感伤。

【注释】:

  1. 秋暮见霜:意思是在秋天的傍晚时分,我看到了第一场霜。
  2. 客怀婴此转凄凉:客人的心情因为看到霜而变得凄凉。
  3. 布衣单袷增寒气:穿着单薄的衣物,感到更加寒冷。
  4. 茅屋阴凝背日光:茅屋被阴影遮住,背向阳光。
  5. 草砌蛩声方寂寂:草砌上蟋蟀的声音非常寂静。
  6. 松林树色更苍苍:松树林的颜色更加苍老。
  7. 也知时序功成际:我知道是时候了。
  8. 不为邹生独感伤:不是因为邹先生(指诗人的朋友)一个人感到伤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末初冬时节,看到霜的情景,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生、时光流逝等的感慨。诗中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秋暮见霜”,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秋末冬初,天气渐冷,霜降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诗人在此时看到这第一场霜,不禁感叹时光的变迁,感慨人生的无常。
    颔联“布衣单袷增寒气,茅屋阴凝背日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寒意和阴霾。“布衣”指的是朴素的衣着,“单袷”(一种简单的上衣)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寒气”则表达了诗人因看到霜而产生的寒冷感受。“茅屋阴凝”则形容茅草房屋被阴影笼罩,背向阳光,显得更加阴暗。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受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颈联继续深化主题:“草砌蛩声方寂寂,松林树色更苍苍。”草砌上的蟋蟀声音静悄悄的,松树林的色彩更加深重。这里的“寂寂”与“苍苍”形成了对比,前者表达了静谧、孤独的感觉,后者则强调了大自然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和光阴似箭的思考。
    尾联“也知时序功成际,不为邹生独感伤”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状态的总结和升华。他明白这是自然的规律和季节的变化,不是个人的情感所能左右的。同时,他还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触,并不是因为邹生(即邹先生)一个人的感受,而是整个时代和环境造成的。这里的“时序功成际”是指季节交替的自然规律,而“不为邹生独感伤”则表明自己的情感并非出于个人的主观情绪,而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自然反应。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自然现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