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招提境,安知白日闲。
懒云长卧石,残雨不归山。
鸟逐空花落,僧随飞锡还。
开窗见城阙,应似出人间。

诗句释义

1 不入招提境,安知白日闲。

  • “招提”是梵语的音译,意指印度佛教的寺院或僧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日常生活的宁静与闲适的理解。
  1. 懒云长卧石,残雨不归山。
  • “懒云”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暗示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残雨”可能指的是雨后的景象,也可能表示诗人心境上的某种留恋或不舍。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情感体验。
  1. 鸟逐空花落,僧随飞锡还。
  • “鸟逐空花落”形容鸟儿随着飘零的花瓣而飞,可能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或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僧随飞锡还”则描述了和尚随着飞锡杖(一种行走的工具)返回寺庙的情景,表现了僧人行脚修行的生活状态。
  1. 开窗见城阙,应似出人间。
  • “开窗见城阙”形象地描绘了通过窗户看到城市的景象,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感悟和对于超脱现实的渴望。

译文

不踏入招提的领域,怎能知道白日的悠闲?
懒散的云朵长久地躺卧在石头之上,残留的雨水也不返回山中。
鸟儿追逐着空中飘落的花絮,和尚跟着飞锡杖回到了寺庙。
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城墙,应当像从人世间走出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世界。首二句通过对“招提”和“白日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通过“懒云”“残雨”“空花”“飞锡”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开窗见城阙”,既是一种视觉上的描写,也隐喻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整首诗通过对比寺庙的清静与城市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于逃离喧嚣、追求精神宁静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深邃,以及对生命与宇宙的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