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之南多崇山,层峦叠嶂青回环。
山中去天不盈尺,我昔与客尝跻攀。
凌空直上最高顶,恍然身世非人境。
蟠桃子熟近瑶池,船藕花开通玉井。
下视群峰列四傍,苍松古木烟茫茫。
琳宫梵宇互隐现,丹厓翠壁相辉煌。
别来寻常形梦寐,忽见此园无乃是。
浩歌寄谢山中人,目送飞鸿去千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展现了大江之南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的美丽景色,以及与友人登临高山时的愉悦心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题山水图
大江之南多崇山,层峦叠嶂青回环。
山中去天不盈尺,我昔与客尝跻攀。
凌空直上最高顶,恍然身世非人境。
蟠桃子熟近瑶池,船藕花开通玉井。
下视群峰列四傍,苍松古木烟茫茫。
琳宫梵宇互隐现,丹厓翠壁相辉煌。
别来寻常形梦寐,忽见此园无乃是。
浩歌寄谢山中人,目送飞鸿去千里。
译文:
在江之南有许多崇山峻岭,山峰层叠重叠,青绿色的回环环绕。
站在山上看不到天空,我与朋友曾经攀登上去。
直直地向上登上最高峰,忽然觉得好像脱离了尘世。
蟠桃成熟接近瑶池,小船载着藕花通向玉井。
向下俯瞰群峰排列在四周,苍松古木烟雾弥漫。
琳宫和梵宇时隐时现,红崖上的翠壁相互辉映。
分别后常常在梦中见到这里,现在忽然发现竟是如此奇妙的地方。
放声高歌感谢山中的人们,看着远方的飞鸿消失在千里之外。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题材,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大江之南多崇山,层峦叠嶂青回环”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山峦起伏、青翠欲滴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诗歌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群峰比作“苍松古木”,将山顶比作“最高顶”,将蟠桃比作“瑶池”,将船藕花比作“玉井”,这些都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
最后两句“浩歌寄谢山中人,目送飞鸿去千里”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山中人的感激之情和对飞鸿远去的不舍之意,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