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一夜西风起,雁声吹落秋旻里。
忽听哀传玉塞云,俄闻响度金河水。
金河玉塞路逶迤,鸿雁嗷嗷飞复栖。
露下已先孤鹤警,月明还接断猿啼。
潇湘洞庭秋万里,苦竹蒹葭烟雨里。
过客维舟夜夜闻,渔人吹笛纷纷起。
白云飘尽越天开,千里相呼一夕回。
晓风芦荻溪边过,暮雨芙蓉滩上来。
芙蓉芦荻秋相向,滩雨溪风逗清响。
侧耳不知何处边,举头忽在西楼上。
城南怨妇思寥寂,每听一声泪沾臆。
共言鸿雁解传书,雁声听尽无消息。
秋江枫林连水生,水上罗网共林横。
好向云霄却飞去,弋人不解爱能鸣。

【注】雁声:大雁叫声。

天涯:天边。

秋旻:秋空。

玉塞云:北方的云雾。

金河:黄河。

鸿雁:鸿雁,即大雁。

苦竹:苦竹丛。

蒹葭:芦苇。

潇湘、洞庭:湖南一带。

渔人:打鱼的人。

白云:天空中的白云。

芦荻:芦苇丛。

芙蓉、芦荻:指荷花、芦苇。

西楼:西边的楼。

怨妇:有怨恨的女子。

弋(yì)人:用箭射鸟的人。

【赏析】

此诗以雁声起兴,写秋夜的景色和心情。开头两句写雁声,是说在天边传来的雁声,使秋天的天空也为之凄清起来。三、四句承上而来,写雁声传至北方。五、六句写雁声传至南方,又飞向南方。七、八句写雁声传至东方,又飞向东方。九、十句写雁声传至西方,又飞向西方。十一、十二句写雁声传到远方,又飞向远方。十三、十四句写雁声传到高处,又飞向高远之地。十五、十六句写雁声传至近处,又飞向近处。最后两句写雁声传至楼上,又回到楼上。整首诗从听觉出发,写雁声传至各地,又返回原地,表现了雁声回旋往复的情态。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哀传玉塞”、“断猿啼”等,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