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云山结灵友,春风日解松花酒。
乍可狂歌在世中,何因落魄居人后。
人间红尘万丈馀,一日十避无宁居。
大人莫笑裈中虱,神骏曾为辕下驹。
朅来卧病寒塘上,门径萧萧秋草长。
洛阳二顷无心求,成都四壁还相向。
匣中神物是龙泉,虽复沉埋光在天。
壮夫不洒穷途泪,且自垂钓秋江前。

注释

我:我。

云山:指高耸的山峰和深幽的山林。

结灵友:结交了高尚的朋友。

春风日解松花酒:春风拂过,酒香四溢,如同松花在风中飘散。

乍可:暂且可以。

狂歌:放声歌唱。

何因:为何。

落魄:穷困潦倒。

居人后:被人轻视。

红尘:红尘世界,指尘世中的繁华世界。

十日避:十天不出门。

宁居:宁愿住在这里。

大人莫笑裈(kūn)中虱,神骏曾为辕(yuán)下驹:大人们不要嘲笑身上的虱子,曾经的神骏也曾经是车下的马。

朅来:忽然而来。

卧病:卧病不起。

寒塘:冰冷的池塘。

洛阳:古都洛阳,这里代指自己的家乡。

二顷:二顷田。

无心求:没有心思追求。

成都:古地名,这里泛指故乡。

四壁:四面墙壁。

匣中神物:指龙泉宝剑,传说中锋利无比的宝剑。

沉埋:隐藏或埋藏。

壮夫不洒穷途泪:壮士不会因为穷途末路而流泪。

垂钓:钓鱼。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绝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领悟。

首句”我昔云山结灵友,春风日解松花酒。”描绘了诗人与高尚朋友相聚的情景,春风轻拂,松花飘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结灵友”和”春风日解松花酒”都是形容友情深厚、生活美好的景象。

次句”乍可狂歌在世中,何因落魄居人后。”则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反思。”狂歌在世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自信;”何因落魄居人后”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悲愤。这里的”落魄”和”居人后”都是形容诗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被他人看不起。

第三句”人间红尘万丈馀,一日十避无宁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红尘世界的厌恶。”红尘”一词常用来形容世俗的生活,”万丈馀”则形容红尘世界的繁华和喧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繁华世界的厌恶之情,宁愿选择隐居。

第四句”大人莫笑裈中虱,神骏曾为辕下驹。”则是诗人对自身经历的一种自我安慰和解脱。”大人莫笑裈中虱”表示诗人并不觉得自己的处境有多么不堪,”神骏曾为辕下驹”则是用神话中的神骏比喻自己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但现在却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第五句”朅来卧病寒塘上,门径萧萧秋草长。”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朅来卧病”表示诗人已经退休,过着隐居的生活;”寒塘上”则暗示了环境艰苦。”门径萧萧秋草长”则是对环境的具体描写,秋草萧瑟,门径萧条。这两句既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第六句”洛阳二顷无心求,成都四壁还相向。”则是诗人对自己家乡的回忆和思念。”洛阳二顷无心求”表示诗人对家乡的留恋之情,但现在已经无心追求了;”成都四壁还相向”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尽管现在身处异乡,但心中仍然怀念着家乡的一切。

第七句”匣中神物是龙泉,虽复沉埋光在天。”是诗人对龙泉宝剑的描写。”匣中神物”指的是龙泉宝剑,传说中锋利无比的宝剑;”沉埋”则表示它已经被遗忘或埋没;”光在天”则表达了宝剑虽然被埋没,但其光辉仍然照耀着天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龙泉宝剑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第八句”壮夫不洒穷途泪,且自垂钓秋江前。”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和鼓励。”壮夫不洒穷途泪”表示诗人不会被困难所打倒,他会坚强地面对现实;”且自垂钓秋江前”则是用钓鱼这个动作来表达诗人的心态,他在秋天的江边独自垂钓,以此来忘却烦恼和忧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