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盗连淮海,传闻逼近郊。
空村愁欲陷,归燕恐难巢。
敌忾谁能壮,讹言众易挠。
邻家小儿女,荷担念同胞。
【注释】
癸未:即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警:通“儆”,警戒、警告。淮海:指江淮地区。郊:国境。空村:没有居民的村落。愁欲陷:忧愁得好像要倒塌了似的。归燕:归来的燕子,这里指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敌忾(kài):同仇敌忾,指团结一致。讹言(éyán):谣言。荷:背负。担:挑。念同胞:想念那些被战争祸害的平民百姓。
【赏析】
《癸未书警》共二首,这是其一。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看到人民遭受浩劫,而自己又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时写的一首抒情诗。
诗一开头就写到“群盗连淮海”,指出元朝统治集团的残暴,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抗。接着写“传闻逼近郊”,说敌人已经进逼到国境附近。下面两句则从人民生活上着笔:“空村愁欲陷,归燕恐难巢。”空村,指没有居民的村庄,说明战争已使许多村镇化为废墟。“归燕”句,以归燕不敢落脚来比喻老百姓害怕战祸。最后两句,诗人由人民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责任,“敌忾谁能壮”,“讹言众易挠”,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处境孤危的感慨。最后写“邻家小儿女”,他们虽年纪小,却能体谅国家民族的危亡大计,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诗的后半部分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敌军”一句写出了敌人的强大,“讹言”两句写出了敌人的造谣煽动。“邻家小儿女”三句,写这些无辜的小百姓,虽然还年轻力壮,却也要挑起生活的重担。
这首诗反映了人民在长期战争中的痛苦和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并表现出作者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