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伤吾意,流离满道傍。
雨鸠频逐妇,风雁忽迷行。
自分惟沟壑,何人且庙廊。
旧时阡陌在,痴望返耕桑。

【注释】

癸未书警 其二:癸未,指农历六月十五日;书警,即作诗抒怀。

物态伤吾意,流离满道傍:万物凋零的景象使我的心也感到悲伤,流离失所的人们在路旁徘徊。

雨鸠频逐妇,风雁忽迷行:雨中归巢的鸠鸟频频追随那些外出的妇女,空中飞翔的大雁突然迷失了方向。

自分惟沟壑,何人且庙廊:我知道自己只有像沟壑那样的归宿,又有谁会想到庙堂之上呢?

旧时阡陌在,痴望返耕桑:昔日阡陌交错的田野仍在,我却痴痴地盼望能回到田间耕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战乱中流落途中所作。诗一开头,“物态伤吾意”,就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不满和伤感之情。接着,“流离满道傍”,又进一步描绘了流离失所、四处流浪的悲惨景象。

中间六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和社会,用“雨鸠”和“风雁”这两个自然界中的生灵来比喻自己的处境。雨中归巢的鸠鸟频频追随那些外出的妇女,而空中飞翔的大雁突然迷失了方向。这两句诗既写出了风雨之中,自然界的生机依然顽强,又暗寓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彷徨。

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分惟沟壑,何人且庙廊”表达了自己只能像沟壑一样默默地承受命运的打击,又感叹没有人能够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处境。“旧时阡陌在,痴望返耕桑”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他渴望能够重返那片熟悉的田野,重新耕作劳作。

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映,展现了诗人身处乱世中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