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庐山路,无缘蹑上峰。
东林何处是,烟外但闻钟。
《和二泉登石屏望庐山韵》是明代诗人朱应登的作品,全文如下:
落日庐山路,无缘蹑上峰。
东林何处是,烟外但闻钟。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的意境和含义:
第一句“落日庐山路”:描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登上庐山石屏,眼前所见的壮丽景色。落日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而庐山则以其独特的美景吸引着诗人。这一句通过描绘时间(落日)和地点(庐山路),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第二句“无缘蹑上峰”:表达了诗人对攀登高峰的愿望未能实现的情感。这里的“无缘”意味着无法如愿以偿,而“蹑上峰”则暗示了对山峰的向往和追求。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三句“东林何处是”:转向了诗人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对自然美景的思考。东林寺是庐山上的一处著名景点,这里充满了佛教文化的气息。诗人在这里寻找着答案,却似乎难以找到,这种迷茫感增加了诗句的深度和哲理性。
第四句“烟外但闻钟”: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感觉。这里的“烟外”指的是远离尘世的地方,“但闻钟”则表明只有钟声在回荡。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还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平静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