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柳低垂禁苑春,临轩又睹缛仪新。
群英献策陈王道,诸老赓歌颂帝仁。
待漏金门晨整佩,论文玉署昼垂绅。
连宵襆被容台宿,遥望奎光映紫宸。
【注释】
弘治三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孝宗弘治的第三年。
三月望: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望”,这里指春三月。
奉天殿:大明宫殿名,位于北京故宫内。
命公卿及文学之臣:让公卿和文学官员到东阁去读卷。
都宪:御史台的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长。
屠公:屠维。字元卿。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太常寺少卿等职,官至都宪。
赋诗以纪盛事:写诗来记录这一盛事。
狗尾续貂:比喻才德低劣的人勉强模仿别人,结果不伦不类。
不自知:不知自己怎么好,自谦。
其一:第一首。
御柳低垂禁苑春,临轩又睹缛仪新。
群英献策陈王道,诸老赓歌颂帝仁。
待漏金门晨整佩,论文玉署昼垂绅。
连宵襆被容台宿,遥望奎光映紫宸。
【赏析】
此诗是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春三月,都宪屠维在奉天殿亲策天下贡士之后所作。诗人用七律的形式描写了科举考试的情景。
诗的开篇:“御柳低垂禁苑春,临轩又睹缛仪新。”描绘了皇帝御驾亲赴考场,观赏着热闹非凡的场面。御柳,即御花园里的柳树;低垂,指柳枝随风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禁苑,指皇宫园林;春,指的是春季;又睹,再次目睹;缛仪,盛大的仪式;新,新鲜。诗人通过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了皇帝亲赴考场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一般。
诗人描述了皇帝在考场上的表现:“群英献策陈王道,诸老赓歌颂帝仁。”这里,群英指的是众多有才能的人才,献策,提出建议;陈王道,是指陈说王道,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义道德;诸老,指的是年长者;赓歌,指继续吟唱;颂帝仁,是赞美皇帝的仁慈之心。诗人通过对皇帝在考场上的表现的描述,展现了皇帝的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护,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转向了对考试过程的描写:“待漏金门晨整佩,论文玉署昼垂绅。”这里,待漏,指等待皇帝的命令;金门,指的是宫廷的大门;晨整佩,早晨整理好佩饰,准备迎接皇帝的命令;论文,指的是讨论文章;玉署,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昼垂绅,是指早上佩戴官帽。诗人通过这些词语,描绘了考生们紧张而有序的准备过程以及他们对于这次考试的认真态度。
诗人转入了对考场氛围的描写:“连宵襆被容台宿,遥望奎光映紫宸。”这里的连宵,指的是连续几夜;袱被,指的是携带被子;容台宿,是指暂时住宿在台上;奎光,指的是星名,也指代皇帝。诗人通过这些词语,描绘了考生们在考试期间连夜赶考,努力争取好成绩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期待和信心。
最后的两句:“遥望奎光映紫宸。”则描绘了作者在考试结束后,远望着奎光照耀下的紫宸殿的景象。奎光,指的是北斗七星之一;紫宸,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又展现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