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峰高际天,掩冉云满谷。
幽人玩奇变,昕夕看不足。
迎风翠盖翻,映日锦屏矗。
澹涵霞影红,浓混黛光绿。
出处自有时,悠然靡羁束。
苍生望霖雨,毋为滞林麓。

【注释】

何家庄:地名。

八景:指何家庄八景。

高岭晴云:指高耸之岭上,晴朗时云气缭绕。

危峰:高耸的山峰。

掩冉:遮蔽、环绕。

幽人:隐逸之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奇变:奇特的变化。

昕夕:晨昏,早晚,此处指日夜。

翠盖:形容树木茂盛,葱郁如伞。

映日:阳光照射在物体上。

锦屏:美丽的屏风,这里指山峰。

澹涵:含蓄、包含。

霞影红: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呈红色。

浓混:色彩浓厚混合。

黛光绿:山色青绿色,与黛石相似。

出处:出处,这里指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

悠然:从容自如的样子。

靡羁束:没有束缚。

苍生:百姓,这里泛指人们。

霖雨:及时雨,指春雨。

滞林麓:阻碍山林,妨碍农作。

【赏析】

《何家庄八景》是清代文学家钱谦益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咏赞自然之美为主题,通过描绘何家庄八个不同景象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联“危峰高际天,掩冉云满谷”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山峰与缭绕山谷的云雾交织在一起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山峰之高峻和云雾之缭绕。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山峰的高耸和云气的缭绕,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宽广而深远。

颔联“幽人玩奇变,昕夕看不足”则转向对人物的描写。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深山的人,他们欣赏着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从早晨到傍晚都感到看不够。这两句诗通过展现人物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颈联“迎风翠盖翻,映日锦屏矗”进一步描绘了山峰与云雾的美景。诗人用“迎风翠盖翻”来形容山顶上的树木随风摇曳,犹如一顶绿色的伞盖;用“映日锦屏矗”来形容阳光照射下山峰如同美丽的屏风矗立。这两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动的形象。

尾联“澹涵霞影红,浓混黛光绿”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澹涵”指的是含蓄、包含,而“浓混”则是指颜色浓厚混合。诗人通过这一结尾,再次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之美。

《何家庄八景》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通过对何家庄八个不同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并保护自然环境,使之得以永续传承下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