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皋万户充南郭,中有词人读书阁。
野客能乘野兴来,一览山川穷二鄂。
山川佳气郁苍苍,白云黄鹤遥相将。
庾亭南楼隔烟水,春申故垒平林塘。
林塘烟水自今古,吴魏纷争谁足武。
有酒且醉醉且歌,图麟画凤俱尘土。
尘土从来易误人,偏君闭阁甘沈沦。
为问江乡几知已,能令此地生精神。
饮王行甫苍苍阁醉题
临皋万户充南郭,中有词人读书阁。
野客能乘野兴来,一览山川穷二鄂。
赏析:首句写景,“临皋”即临皋亭,位于武昌城西南长江边的小山包上。“万户”指临皋亭周围的居民,“充南郭”即充作南郊。这句写临皋亭周围的景色和气氛。“中有词人读书阁”,指有位读书人在临皋亭中攻读诗书。“词人”指苏轼自况,他在这里读书,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这一句写出了临皋亭的清幽和词人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二句写临皋亭中的读书人。“野客”,指作者自己。“能乘野兴来”,意为能随性而来。这两句说有位喜欢游山玩水、爱吟诗作对的游客来到临皋亭。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作者游赏的情趣与旷达胸怀。
第三四句写临皋亭周围的自然景色。“一览”指远眺。“览”字点明眺望的范围。“二鄂”,即鄂州(今湖北武汉),在长江北岸。“山川佳气郁苍苍”是说青山绿水间充满了生机。这两句描写了临皋亭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并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第五句写临皋亭南边的庾公楼。“庾亭”,在今武昌城南长江边。“隔烟水”指江面雾霭迷茫。“春申故垒平林塘”指春申君黄歇曾建立的城堡,在今安徽毫县东南。“林塘”,指池塘。“今古”,指历史。“自今古”,从古到今。“吴魏纷争谁足武”,指三国时吴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这里比喻政治上的纷争。这两句写临皋亭附近的风景名胜,暗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的战争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分裂、人民不得安宁的忧虑之情。
第六七句写作者饮酒时的情怀。“有酒且醉醉且歌”,意思是有酒时就喝个大醉,喝醉了就唱歌。“图麟画凤俱尘土”,意思是麒麟凤凰这样的吉祥之兽也不过是些土生土长的生物而已。“尘土”,指泥土、尘土,这里指平凡的物质生活和世俗的观念。这两句写诗人豪放洒脱,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观念的藐视。
第八九句写作者的自我评价。“尘土从来易误人,偏君闭阁甘沈沦”,意思是尘土本来是平凡的东西,容易使人迷失方向;而你偏偏关起门来自甘沉沦。“偏君”,意为偏巧您,您太固执己见了。这两句是对前面八句的总结,表明自己虽然有超脱世俗的抱负,但因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未能像屈原那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反而落得被贬谪的下场。“为问江乡几知已,能令此地生精神”,意思是我想问问您,您在江乡还有知己吗?能不能使这个地方重新焕发生机呢?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怀念之情,也寄托了他对恢复中原的殷切希望。
这首诗写于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作者任黄州知州期间。当时,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遭到新党打击,被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面对国家的动乱和社会的黑暗,他深感失望,心情苦闷。然而,他却以旷达的态度面对一切,寄情山水,自娱自乐。《饮王行甫苍苍阁醉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