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归东山,东山今益高。
荆薪煮白石,心逸亡身劳。
清风不用买,明月时可招。
今日靖节翁,何必仍姓陶。

【注释】

  1. 国贤韵:指汉乐府的《君子行》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此韵取自此诗。
  2. 荆薪:用荆条烧成的柴火。白石:白色的石头。
  3. 清风:这里比喻自然风,不用花钱买。
  4. 明月:这里借代月亮。
  5. 靖节翁:陶渊明的别称,因为陶渊明曾隐居于东山,所以称他为靖节翁。
  6. 姓陶:陶渊明姓陶,所以用“姓陶”来表示。

【译文】
我回到东山,如今东山更显得高峻。
用荆条烧成的柴火煮白色的石头,心情闲逸而没有身体的劳累。
清风不用花钱买,明月时时可以招引。
今天的陶靖节先生,为何仍然姓陶?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比陶渊明和刘东山的不同境遇以及生活态度,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人以“东山归东山,东山今益高”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东山的热爱和怀念。东山在古代常常被视为隐士居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使用荆条烧成的柴火煮白色石头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让人感到身心的愉悦。

诗人又提到了清风不必花钱买,明月时时可以招引。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他认为自然的风和月是无需花钱就能享受的美好事物。

诗人以“今日靖节翁,何必仍姓陶”收尾,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评价。他认为陶渊明虽然姓陶,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隐士。诗人通过这样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通过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进行赞美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