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
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
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
注释:
- 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去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平地降下了一尺厚的积雪。
- 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长安城内的百万户人家,到了十五天就面临粮食短缺的危险。
-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是谁能够站出来,解决这些百姓的困境?
- 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不要学谢安一样,让我心中充满了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题目为“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诗中描绘了长安城内外的人民因为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首句“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描绘了去年冬天的严寒景象,平地上降下了一尺厚的积雪。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寒冬和大雪,突出了长安城的寒冷程度。这种描述方式既展示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反映了民生之困的严重性。
第二句“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则进一步描述了长安城内百万户人家面临的困境。这里提到的“十五告粮绝”意味着在十五天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无法维持生活,面临着严重的粮食问题。这两句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
第三句“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能够站出来,解决这些百姓的困境呢?这里的“刘司徒”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玄石,他曾经担任过长安城守将,治理过长安城。这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的期望。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一句“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反思。这里的“谢东山”指的是谢灵运,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这句诗通过比较谢灵运和刘玄石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统治者无能、只顾自身享乐的态度的不满和批评。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焦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严峻现状和表达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展现了唐代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的“刘司徒”和“谢东山”等典故的使用,也体现了贾岛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借鉴,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