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高难问,青天隔九重。
亭皋一搔首,风雨满千峰。
野色生新黍,秋声入暮钟。
十年摇落意,泽畔老芙蓉。
重阳登高
最是高难问,青天隔九重。
亭皋一搔首,风雨满千峰。
野色生新黍,秋声入暮钟。
十年摇落意,泽畔老芙蓉。
译文:
在重阳佳节登高时,我不禁感叹人生之艰难。高耸的山峰似乎难以攀登,只能远远眺望。站在亭子上低头四望,却只见风风雨雨笼罩着群山。秋天的色彩与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融入了晚钟之中。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已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凋零,就像池边的荷花年年岁岁都盛开又凋零。
注释:
- 重阳登高: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远望,以祈求健康长寿和幸福吉祥。
- 最是高难问,青天隔九重:最是高难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他感到人生的困难和挑战无法逾越。青天隔九重则形容了山峰的高耸,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 亭皋一搔首,风雨满千峰:亭皋(亭台)一搔首,形容诗人在高处俯视,感受到风雨飘摇的景象。千峰则形容远处的山峰密集,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 野色生新黍,秋声入暮钟:野色生新黍描绘了田野中农作物丰收的景象,新收割的稻谷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秋声入暮钟则形容夜晚的秋风伴随着钟声传遍山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十年摇落意,泽畔老芙蓉:十年摇落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他感觉自己像一朵芙蓉花一样年年凋谢。泽畔老芙蓉则形容他在湖边生长、开花、凋谢的过程如同芙蓉花一般循环往复,体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登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