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篙春水绿平桥,兰艇相将逐暮潮。
河畔柳枝新系马,渡头桃叶旧吹箫。
六朝金粉愁烟没,二月莺花苦雨消。
凭仗酒樽能壮客,未容问答老渔樵。

汪涵夫使君招同张公选范赤生泛舟秦淮感旧有作

【注释】:

  1. 一篙春水绿平桥,兰艇相将逐暮潮。
  2. 河畔柳枝新系马,渡头桃叶旧吹箫。
  3. 六朝金粉愁烟没,二月莺花苦雨消。
  4. 凭仗酒樽能壮客,未容问答老渔樵。
    赏析:
    这首诗是汪涵夫使君在一次邀请中与张公选、范赤生等人一同泛舟于秦淮河,感叹历史兴衰、抒发感慨之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秦淮河景色,同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联“一篙春水绿平桥,兰艇相将逐暮潮”描写了春天的秦淮河边景色。一篙春水绿平桥,描绘了秦淮河两岸的美丽景色;兰艇相将逐暮潮,则表现了人们乘着兰艇追逐晚潮的热闹场景。
    颔联“河畔柳枝新系马,渡头桃叶旧吹箫”继续描绘了春天的秦淮河边景色。河畔柳枝新系马,描绘了人们在河边系马的场景;渡头桃叶旧吹箫,则表现了在渡头吹箫的情景。
    颈联“六朝金粉愁烟没,二月莺花苦雨消”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秦淮河边景色。六朝金粉愁烟没,描述了六朝时期繁荣景象被烟雾所掩盖的遗憾;二月莺花苦雨消,则表达了在雨水过后,春天的美好景色得以恢复的喜悦。
    尾联“凭仗酒樽能壮客,未容问答老渔樵”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凭仗酒樽能壮客,描绘了饮酒可以壮士豪情的场景;未容问答老渔樵,则表现了在面对老渔樵时,诗人不愿意与之交流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的春天景色以及人们的活动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