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东坡调水传佳话,全凭清浊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诗骨清人肺。
又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石水斗泥资灌溉。有时汲之供烹啜,不闻饮者比沆瀣。
镇沅斥卤少清流,为渟为渊性不侔。山溪径雨尽泥滓,井泉不搅清且浏。
人言井水多瘴疠,溪流虽浊不生忧。愚者传疑智者信,倒置流品付悠悠。
此乡瘴气由山毒,蛇涎雀酡盈沟渎。污地浊泽此蒙泉,山薮藏疾当暑酷。
滂沱一刷延溪满,溲勃何用勤渗漉。乡人晨昏剧饮此,荣卫安可容黪黩。
此时幸有未枯井,无尘无垢可鉴影。舍此取彼胡为乎,一清一浊君试饮。
吁嗟乎,古人品水重八德,陆公名泉亦难得。但看扬子江水尽狂澜,有人江底汲取临不测。
译文:
1 您没看到,东坡调水的故事流传千古,都是通过水的清澈和浑浊来区分其来源。甘甜香冽的水,如同天地间的生命之源,沁入人们的诗骨,清入人们的肺腑。
- 又没看到,黄河之水从天上涌下,需要石头与泥土的配合才能滋养农田。有时人们会汲取它来煮食,但却没有听说过饮用者会把它比作神仙的饮料(沆瀣)。
- 镇沅斥卤少清流,为渟为渊性不侔。山溪径雨尽泥滓,井泉不搅清且浏。
- 人们常说井水有瘴气,但溪流即使浊度不低也并不会让人担忧。愚者总是传疑智者才会相信,而颠倒的品评则流传于悠悠之中。
- 此乡瘴气由山毒,蛇涎雀酡盈沟渎。污地浊泽此蒙泉,山薮藏疾当暑酷。
- 滂沱一刷延溪满,溲勃何用勤渗漉。乡人晨昏剧饮此,荣卫安可容黪黩。
- 此时幸有未枯井,无尘无垢可鉴影。舍此取彼胡为乎,一清一浊君试饮。
- 吁嗟乎,古人品水重八德,陆公名泉亦难得。但看扬子江水尽狂澜,有人江底汲取临不测。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水质评价的诗歌,通过对不同地方的水质进行对比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水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
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水质的差异。例如,他提到了“东坡调水”和“黄河之水”,前者的水质清澈透明,后者则浑浊不堪。这种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两种水的不同特点。接着,诗人又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水质状况。如诗中所说:“山溪径雨尽泥滓,井泉不搅清且浏。”这里的“山溪”和“井泉”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水质,前者虽然被雨水冲刷干净,但仍然带有泥滓;而后者则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这种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
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对于水的哲理思考。他认为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是人的诗骨、还是人的肺腑都离不开水的存在。因此,他对水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他也意识到有些地方的水污染严重,甚至有毒。这使他更加珍视那些未受污染的水。
这首诗通过对水质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感情。他以水为媒介,传达出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