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锁香满城,满城尽鸣咽。
一身无完肤,千载沥冤血。
蛇胆不足尝,我胆铸如铁。
此时归视死,惜死义愈烈。
天心何不仁,叙述讵忍阅。
临行称补报,忠魂应不灭。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椒山自述自己一生的遭遇,表达了他对忠诚与冤屈的认识。
诗句释义:
- 枷锁香满城,满城尽鸣咽。
- 枷锁:一种刑具,用木头制成,中间有铁环,套在罪犯的颈项上,限制其活动。
- 香满城:形容城中弥漫着枷锁的气味,象征社会的不公和对无辜者的压迫。
- 鸣咽:声音低沉而有节奏,这里指因枷锁而发出的悲鸣声。
- 一身无完肤,千载沥冤血。
- 一身无完肤:形容一个人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打击或折磨,身体受到严重损伤。
- 千载:形容时间非常之长。
- 沥冤血:形容冤屈如同血液一样流淌,无法洗净。
- 蛇胆不足尝,我胆铸如铁。
- 蛇胆:传说中蛇胆汁可以治病,但此处比喻杨椒山的冤屈如同蛇胆般难以忍受。
- 我胆铸如铁:用铁来比喻自己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 此时归视死,惜死义愈烈。
- 此时归视死:在面对死亡时,更加珍惜生命,因为知道自己的死是因为冤屈。
- 义愈烈:形容对正义的追求更加强烈。
- 天心何不仁,叙述讵忍阅。
- 天心:上天之心,指命运或天道。
- 何不仁:为什么不仁慈,暗指命运对无辜者的不公。
- 叙述讵忍阅:不忍心观看那些被叙述的故事(即杨椒山的经历),因为看到这些故事会让人心痛。
- 临行称补报,忠魂应不灭。
- 临行称补报:在离开之前,表示要为冤屈进行补偿,希望以此平息冤屈。
- 忠魂应不灭:即使死后,也要让忠诚的灵魂不灭,继续守护正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椒山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无辜者的同情。诗中的“枷锁”、“香满城”、“一身无完肤”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杨椒山所受的苦难。而“蛇胆不足尝,我胆铸如铁”则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最后两句“时归视死,惜死义愈烈”和“天心何不仁,叙述讵忍观”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不满和对正义的坚守。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