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入村深处,疏林十里蝉。
前山新过雨,隔树远闻泉。
吾意思编屋,平生懒问田。
是中有佳客,应为访斜川。
畏吾村入磨石口,正值雨中。
更深入村庄深处,十里疏林里,蝉鸣声声。
前山刚下过新雨,隔树传来泉声。
我意欲在此编织房屋,平生懒于耕种田地。
定是访友斜川。
更入村深处,疏林十里蝉。
前山新过雨,隔树远闻泉。
吾意思编屋,平生懒问田。
是中有佳客,应为访斜川。
畏吾村入磨石口,正值雨中。
更深入村庄深处,十里疏林里,蝉鸣声声。
前山刚下过新雨,隔树传来泉声。
我意欲在此编织房屋,平生懒于耕种田地。
定是访友斜川。
焦山古鼎歌 海门风动香烟细,古殿光歊神鬼睨。 玉歊宝匰想同陈,纪甗秦匜定分类。 刘侯山骨终菌蠢,吴女金伭祇侈媚。 摩挲不敢近亵玩,郏鄏俨睹成周治。 注释:海门:指江苏南通。烟:指烟雾缭绕。光歊:光明照耀。玉歊宝匰(yīn):指古代的铜器和陶器。纪甗:指古代的青铜器皿。秦匜(yí):指古代的青铜酒器。刘侯:指刘秀。吴女:指吴地的女子。郏鄏:指夏朝。成周:指商朝的都城。镜:指青铜镜。对面鉴毛发
诗句解析 1. "避雨宿宏善寺" - 描述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前往宏善寺避雨并住宿的情景。 2. "薄暮出郭门" - 描述傍晚时分离开城外的家或村庄。 3. "迢迢川路永" - 形容路途遥远且漫长。 4. "西崦日将沈" - 描述西边的山坳(即夕阳将要落下的地方),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傍晚时分。 5. "前村烟欲瞑" - 描述前方村庄的烟雾即将消散,天色渐暗。 6. "敲叶雨声繁" -
盘泉水 四山乱石堆,泉声石底响。 问讯盘泉名,饭后一来访。 崖高窄径纡,到此忽开敞。 鲸甲走滑流,鱼鳞荡漾漾。 岩僧迟我久,箕踞横藤杖。 煮茗手支垆,拾薪披榛莽。 展袖拂树阴,对坐平冈上。 遥指青沟云,明朝约同往。 译文: 盘泉水,四座山峦如同乱石一般排列,泉水从山石之间流淌而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我向盘泉询问它的名声,饭后特地前来探访。盘泉水源位于陡峭的悬崖之上,狭窄的小路蜿蜒曲折
春雨歌 夜雨潇潇隔窗纸,久不听之听甚喜。 耳根心境顿为清,柳眼花胎初受洗。 疏钟几点禁城边,新雁一声云树里。 遥思南亩田膏虚,野老扶犁东作始。 注释: 1. 夜雨潇潇隔窗纸,久不听之听甚喜:夜深人静的时候,窗外的雨声淅沥而清脆,长时间听不到雨声,听到时感到非常欢喜。潇潇表示雨声大而细,隔窗纸指雨声透过窗户传进室内。久不听之,久未听到雨声,说明外面正下着大雨,所以听到雨声非常高兴。 2.
焦山古鼎歌 阅读世界昆明几劫灰,乾坤蚁战曾何啻。 嗟予裹足未能游,屈首红蟫甘槁悴。 江天安得眼双明,急呼袍笏轩昂拜。 彭城跃水不可见,蕞尔那许同轩轾。 程君好古继前邈,辨析鸟虫漏天意。 书窗三复王维篇,瓦鼎茶烟扬诗思。 注释: 1. 阅世昆明:在昆明经历了许多世事。 2. 乾坤蚁战:整个宇宙就像蚂蚁一样进行战斗。 3. 嗟予:我啊。裹足:止步不前。 4. 彭城跃水
晚晴气爽镫火可亲,偶翻近诗甲乙编次因成一律 得归茅屋远尘寰,造物多情不吝闲。 惊酒断无门剥啄,亲人时有鸟问关。 树头华月黄于橘,天外颓云墨似山。 戏罢五禽还继火,数篇束笋手重删。 注释: 1. 得归茅屋:回到茅屋(这里指隐居生活) 2. 造物多情:大自然充满情感 3. 惊酒断无门:酒被喝断了没有门 4. 剥啄:敲门声,形容人的声音 5. 亲人:亲人来访 6. 树头华月:树上的月亮像黄色的橘子 7
注释: 1. 早发苇沟村:一大早就出发去苇沟村。 2. 膏车出邮传:马车从驿站出发。膏,油脂,这里形容马的蹄声;邮传,驿站传递信息。 3. 倦睫带残睡:眼带倦意,残留的睡意还未褪尽。 4. 春风醒酒面:春风吹拂着脸颊,让人清醒。 5. 板桥响马蹄,拍拍起凫雁:马蹄声在木板桥上响起,仿佛鸭子和鹅群被惊吓而起。 6. 圆沙平似镜,幽草细如线:平坦的沙滩像镜子一样平滑,而草丛则像是细丝线般柔软。 7.
【注释】: 1. 西山:指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部的山,因地势险要且有“吴越古道”之称。 2. 绝句:中国古典诗歌形式之一,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3. 晚烟:傍晚时分,天空中飘浮着轻薄的烟雾,常常是雨后或雾气形成的自然景致。 4. 一载(nài):一年,即一年的岁月。 5. 琅山:位于浙江杭州西湖之北,山上有琅琊台,因而得名,也是游览胜地。 6. 吟鞭
露坐夜方浅,天外归云薄。 新月挂西南,移时向城落。 凉风入井阑,桐阴起乌鹊。 镫火上楼台,流萤度珠箔。 微凉静宵分,怀抱良不恶。 吟诗欲忘眠,天街传夜柝。 注释: 1. 露坐夜方浅,天外归云薄:夜晚的露水还未完全蒸发,天空中飘散的云彩稀疏而薄。 2. 新月挂西南,移时向城落:新月挂在夜空的西南方向,慢慢地移动着,最终落在了城楼上。 3. 凉风入井阑,桐阴起乌鹊:凉风轻轻吹进井栏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正误,并作出准确判断。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此题的考点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作答时注意结合注释,从意境、手法等角度赏析。 “小桥雁齿隔林红,夹水人家宛宛通。”意思是
【注释】 ①闻蛩:听到蟋蟀的声音。蛩:蟋蟀。 ②“秋来”两句:秋天到来已有十天了,暑气还没有完全退尽。已:一作“过”。十日: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辰日。 ③忽:突然。虫声:这里指蟋蟀的鸣叫声。动:惊动。 ④绪风:残秋的余风。时入树:不时地进入树丛。 ⑤北斗:北斗星。渐:渐渐。沉城:逐渐降落到地面上。 ⑥欹枕无寐:斜靠着枕头睡不着觉。欹(yǐ)枕:侧身而卧。 ⑦二更天:深夜十二点为子时
好雨宵来足, 君归事耦耕。 到门春水漫, 压屋杏花明。 短草扶轻策, 长衫受晚晴。 清明催上冢, 吾亦欲山行。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好雨宵来足”:描绘了夜晚降临时,及时的甘霖为大地带来了充足的水分,滋润了万物。 - “君归事耦耕”:诗人以“君”代指潘师,表示潘师即将回归田园生活,从事农作,这与他的生活状态相符合。 - “到门春水漫”:描述潘师归来之际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小院凄清夜,新霜压冻烟。 - “小院”表明了环境的小巧和幽静。 - “凄清”形容夜晚的氛围冷清、凄凉。 - “新霜”指刚降的初雪或新下的露水,增加了夜晚寒冷的感觉。 - “压冻烟”暗示着冷空气让烟雾都变得凝固,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2. 风鸣黄叶树,月漏白云天。 - “风鸣”描述了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增添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感。 -
【注释】 1. 畏吾村:地名,在陕西延安。 2. 磨石口:地名,在陕西延安。 3. 时序倏已变,秋岚压接:指时间过得快,转眼秋天来临,山雾笼罩山峦。 4. 荒烟迷旧垒:荒凉的烟雾遮蔽了旧营垒。 5. 古木暗丛祠:古老的树木掩映着祠堂。 6. 摇落中年兴,渔樵出世思:秋风萧瑟,勾起了中年的感伤;打鱼砍柴的人,过着远离尘世生活。 7. 邮亭渺何许,树杪见青旗:渺茫的邮亭,在树梢上隐约可见旗帜。
注释: 花朝后二日小雨一阵薄有寒色。 轻寒犹似早春时,独拥黄绸起较迟。 燕子来寻当日垒,桃花开到过墙枝。 一畦嫩雨栽花锸,半砚间云中酒诗。 兀坐不知门外事,翛翛惟觉据梧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写春雨后的景象,次句写春雨过后的气候,第三、四句写燕子归来的情景和桃花盛开的景象,第五、六句写作者在庭院中栽种花木,第七、八句写作者在庭院中饮酒吟诗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庭院中独自坐着
八月十五日田间请客社日中秋并一晨,小陈蔬果会比邻。 尽情酒罢天将暮,扶醉人归月满身。 粳稻香中风渐劲,雁鸿声里夜初均。 长安歌吹诚如海,未必清欢若此真。 译文: 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田野里宴请客人。 这一天是社日和中秋节,清晨和傍晚的时间相加。 小陈家摆放着各种蔬果,与邻居们互相比较。 尽情畅饮之后,太阳即将落山,人们扶着醉意回家。 夜晚,稻谷的香气渐渐浓厚,大雁的鸣叫声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