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袪愁,书偏引睡,且携胜友,青鞋布袜寻山去。轻盈远水,淡冶晴峰,风流宛似,晚唐诗句。扑蝶光阴,听莺心事,那忍相孤负。看纷纷,斜阳里,一片饧箫社鼓。
徐步。松边柳下,香丝丽玉,翠羽娇霞,乳燕翻风,新花点树。更爱、石势象狮腾踏,野色烟云吞吐。兴到将阑,苍然幽翠,渐近招提路。入门坐,觉山情一变,忽如太古。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日山行景色的诗歌。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以及注释和赏析:
笛家同敬立、甸威踏春北山,小憩兴福寺(注释:这里的“笛家”可能是指吹笛子的艺术家,而“敬立”和“甸威”可能是他们的艺名或者别号。“踏春”意味着春天外出游玩。“北山”指的是一个地点。“小憩”表示休息一下。“兴福寺”是一座寺庙的名称。)
译文:笛家的同行者一起敬立在北山上,然后停下来在兴福寺小憩。
赏析:诗人描述了一群朋友在春天里一起去北山游玩,并在兴福寺休息的场景,表现出了他们与大自然的亲近关系。酒不袪愁,书偏引睡,且携胜友,青鞋布袜寻山去(注释:“袪”意为驱散,“引”意为引起。“青鞋布袜”是一种传统的旅行装束。)
译文:即使酒不能驱除我的忧愁,书也不能让我入睡,但我还是带着我的好友,换上青鞋布袜,继续前往山林深处。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饮酒读书却无法消除忧愁,以及仍然选择与好友共赴山林的行为,展现了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轻盈远水,淡冶晴峰(注释:“轻盈”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淡冶”形容山峰颜色鲜明。“晴峰”指的是晴朗的天空下的山峰。)
译文:水面上的波纹轻柔而透明,山峰在阳光下显得色彩鲜明。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水波和山峰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风流宛似,晚唐诗句(注释:晚唐是一个历史时期,这里指诗人模仿晚唐诗风的作品。)
译文:这些风景如诗般优美,如同晚唐时期的诗句一般。
赏析:诗人以优美的语言赞美了眼前的景色,也表达了他对晚唐诗歌的敬仰之情。扑蝶光阴,听莺心事(注释:“扑蝶”指追逐蝴蝶的动作或比喻追求爱情。“莺”指黄莺,常在春季鸣唱。)
译文:在花丛中追逐蝴蝶的时光,聆听着黄莺欢快的歌声。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追逐蝴蝶和倾听黄莺唱歌的情景,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那忍相孤负(注释:“那”表示哪,“忍”表示怎能忍受,“相”表示共同,“孤负”表示辜负。)
译文:怎能辜负这样美好的时光呢?
赏析:诗人感叹这样的美好时光是多么难得,表达了他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看纷纷,斜阳里,一片饧箫社鼓(注释:“饧”是一种食品,这里可能是指一种乐器。“社鼓”是一种古代的民间音乐形式。)
译文:在夕阳下,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音乐表演。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各种音乐表演,展现了他对于音乐的喜爱和欣赏。徐步。松边柳下,香丝丽玉,翠羽娇霞,乳燕翻风,新花点树(注释:“徐步”意为缓慢地行走。“香丝”指香气四溢的柳枝。“丽玉”指美丽的柳叶。“翠羽”指翠鸟。“娇霞”指美丽的彩霞。“乳燕”指活泼可爱的小鸟。“点树”指花朵落在树上。)
译文:在松树旁和柳树下缓缓前行,闻到香气四溢的柳枝,看到美丽的柳叶,听到翠鸟的啼叫,看到活泼可爱的小鸟在空中飞翔。还有新开的花朵点缀着树枝。
赏析: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更爱、石势象狮腾踏,野色烟云吞吐(注释:“石势”指石头的形势,“象狮”指狮子的形状。“腾踏”指跳跃。“野色”指野外的色彩。“烟云”指云雾。)
译文:我更加喜爱那些像狮子一样的石头,它们跳跃在山间,展现出野性的魅力。周围的景色像是烟雾中的云雾一样,时隐时现。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狮子的形象和山间的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兴到将阑,苍然幽翠,渐近招提路(注释:“阑”表示结束。“苍然”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幽翠”指深绿的颜色。“招提路”指佛教寺庙的道路。)
译文:当兴致达到高潮时,周围已经变得郁郁葱葱,渐渐接近了通往寺庙的路。
赏析:诗人通过对景色变化的描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