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火感桑柘,倏焉已再期。
松楸望难极,响象茫难追。
招魂峡江头,甘醴盈尊罍。
援琴不成声,万绪纷如丝。
同气三五人,慰我毋自悲。
我悲讵能已,恻恻中肠摧。
俯察逝水流,仰瞰孤云飞。
年命亦靡常,泉台会相随。
灵旗渺何处,烈烈飘风来。

【诗句释义】

述哀:述说哀悼之情。

改火感桑柘,倏焉已再期:更换季节时感到桑柘树的凋零与再生,转瞬之间又是一个轮回。

松楸望难极,响象茫难追:站在松柏之下仰望苍天,声音和形象都渺茫难以追寻。

招魂峡江头,甘醴盈尊罍:在招魂的峡谷之口,美酒满樽。

援琴不成声,万绪纷如丝:弹奏琴曲却无法成曲音,万千思绪如同纤细的丝线交织在一起。

同气三五人,慰我毋自悲:和我一同承受这悲痛的有三个人,请你们不要悲伤。

我悲讵能已,恻恻中肠摧:我悲痛的心情怎能停止,内心痛苦到了极致。

俯察逝水流,仰瞰孤云飞:低头看流水消逝无踪,仰望看着孤云飘荡不定。

年命亦靡常,泉台会相随:人的命运也无常变化,死后也会随着泉水进入地下。

灵旗渺何处,烈烈飘风来:灵魂的旗帜在哪里飘荡呢?只留下狂风中传来的声响。

【译文】
在更改季节时感到桑柘树的凋零与再生,转瞬之间又是一个轮回,站在松柏之下仰望苍天、声音和形象都渺茫难以追寻,我弹不了曲音,万千思绪如同纤细的丝线交织在一起,我和我一同承受这悲痛的有三个人,请你们不要悲伤,我悲痛的心情怎能停止,内心痛苦到了极致,低头看流水消逝无踪,抬头望着孤云飘荡不定,人的命运也无常变化,死后也会随着泉水进入地下,灵魂的旗帜在哪里飘荡呢?只留下狂风中传来的声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之情。全诗以“述哀”为题,从时间、空间、情感三个角度展开叙述,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诗人以“改火感桑柘”起兴,表达了对季节更替、岁月流逝的感慨。紧接着,诗人运用了“倏焉已再期”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又以“松楸望难极,响象茫难追”两句,表达了自己面对亡妻墓碑时的悲痛之情。最后,诗人以“灵旗渺何处,烈烈飘风来”收尾,寓意着亡妻的精神永存于世,而诗人则深感悲痛不已。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夸张等,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生死、阴阳、现实与虚幻等不同的意象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结构严谨、韵律优美。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悲痛之情。它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