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瘁皆春梦,关山实壮游。
来时千嶂雪,归去五湖秋。
箧有诚悬笔,寒披晏子裘。
天涯明月共,回首庾公楼。
戊子年三月十五日从伊犁启程荣衰皆春梦,关山实壮游。
归时千嶂雪,去后五湖秋。
箧中有悬笔,寒披晏子裘。
天涯明月共,回首庾公楼。
注释:
- 戊子年:指农历年份,这里指的是诗人出发的那一年。
- 春梦:比喻短暂的人生经历。
- 关山:指的是边疆地区,诗人此行是前往边疆的。
- 壮游:豪迈地游览。
- 来时:出发时。千嶂雪:形容出发时的景色,千嶂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雪则是指山上的积雪。
- 去后:归来时。五湖秋:秋天时回到五湖(古代对湖泊的一种称呼),五湖泛指太湖、洞庭湖等。
- 悬笔:悬挂的笔,意味着诗人准备写作或记录这次旅行。
- 晏子裘:指晏子穿着的皮衣,晏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名臣,他穿着皮衣以表示节俭。
- 庾公楼:庾亮楼(庾亮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臣),意为诗人在旅行中想起了庾公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子年三月十五日从伊犁启程时的诗作。全诗通过描述自己的旅程和心情,展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壮丽。
首句“荣瘁皆春梦,关山实壮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壮阔旅程的期待。春天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但同时也是一场梦,而旅途中的山川则代表了壮美的风景和冒险的精神。
次句“来时千嶂雪,归去五湖秋。”描绘了旅行中的两个阶段。出发时,千嶂之上覆盖着白雪,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归来时,五湖之中弥漫着秋意,代表着收获的喜悦。
第三句“箧有诚悬笔,寒披晏子裘。”诗人说自己携带着笔,准备记录这次旅行的经历。同时,他也穿着皮衣以表示节俭,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末句“天涯明月共,回首庾公楼。”表达了诗人在旅行中与远方的月亮为邻,以及在旅行结束时回望庾公楼的情景。这里的“天涯”象征着旅行的距离,而“明月”则是诗人心境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对旅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往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