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穷十岳,身佩真形图。汶阳道上纵远目,突兀岱顶青模糊。
鲁酒若琥珀,丝绳提玉壶。解鞍即醉倒,偃卧胡姬垆。
天风飘飘浮绝磴,导我忽转松萝径。萝径逼高寒,苍苍十八盘。
汉策閟古字,秦松泻哀湍。振衣便觉凌紫极,倚剑真欲生飞翰。
穹崖溅瀑多殊状,决眦已在层霄上。碧霞四气拱星辰,青帝五云开崿嶂。
崿嶂叠叠烟青青,封中云气缕缕生。安期一笑相逢迎,如瓜之枣出啖我,骖驾白鹿空中行。
天门詄荡,日观巃嵷。河流挂树,海色摇空。苍烟九点望不极,合沓下见扶桑红。
银台倒影火轮出,惊回清梦仍相失。风马云车乍有无,丹梯翠壁看明灭。
应劭记,李斯碑,平生怀抱空好奇。餐霞炼药不早,就坐待蓬莱清浅始悔朱颜衰。
风尘回首驱征铎,惟听霜钟殷岩壑。万里终当汗漫游,十年肯负烟霞约。
【注释】
- 梦游岱:在梦境中游览泰山。
- 志:意气,豪情。
- 真形图:指泰山的地理图。
- 汶阳道:即汶上县的道,汶水从南向北流经这里,所以叫汶阳道。
- 突兀:高耸的样子。
- 鲁酒:指鲁地的酒。
- 丝绳:用丝绸做的绳索。
- 解鞍:卸下马鞍。
- 胡姬:指胡地的美女。
- 绝磴:高峻的山石台阶。
- 松萝径: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松林和萝藤缠绕的小径。
- 汉策:汉代的符节。
- 秦松:秦代的松树。
- 紫极:天空的最高处。
- 五云:指天上的五色云彩,这里指帝王所乘的车驾。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山峰高耸、重叠的样子。
- 封山:山势高峻。
- 开:张开,展开。
- 崿嶂叠叠烟青青:形容山势重叠,山色青翠,烟雾缭绕。
- 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比喻有仙缘的朋友。
- 骖驾白鹿:神话传说,骑白鹿飞行。
- 天门:指天门山。
- 日观:日观峰是泰山的一个景点,因山势险峻、景色奇特而著名。
- 挂树:形容水流湍急,树木被挂在树上。
- 扶桑:传说中的东方神树,这里比喻远方的景物。
- 银台倒影火轮出:指银河中的星星倒映在水中,形成火轮一样的景观。
- 清梦仍相失:指梦中的情景已经消逝,无法再找回。
- 风马云车乍有无:形容风中飘动的云彩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 丹梯翠壁看明灭:形容山壁上的灯光时隐时现。
- 应劭记:应劭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学者,他的事迹记载在《应劭集》中。李斯碑:李斯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他的名字镌刻在秦朝的墓碑上。
- 餐霞饮露不早:形容修炼成仙的人不急于求成,而是先修炼自己。
- 餐霞饮露:指修炼神仙的人不吃人间烟火,只饮天地之灵气。不早:不急于求成,而是慢慢修炼自己的道行。就坐待蓬莱清浅始悔朱颜衰: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修行,就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感到后悔。朱颜衰:形容人因为岁月流逝而变得衰老。
- 风尘回首驱征铎:形容一个人在风雨中前行,回首往事。惟:仅仅,只是。霜钟殷岩壑:形容山上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之间,声音悠扬。
- 万里终当汗漫游:意思是说,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像汗流浃背那样地努力拼搏。十年肯负烟霞约:意思是说,十年的时间足够让自己不负当年的诺言,追求心中的仙道。
【赏析】
此诗为登临泰山之作,作者以豪迈的情怀,描绘了泰山雄伟的山川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我志穷十岳,身佩真形图”,诗人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渴望征服泰山的决心。他带着对泰山的向往,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第二联“汶阳道上纵远目,突兀岱顶青模糊”,描述了诗人在汶阳道上遥望泰山的景象。远处的泰山如同一座巨大的山岳,巍峨耸立,山顶上的云雾朦胧不清,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感觉。
第三联“鲁酒若琥珀,丝绳提玉壶”,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将鲁地的美酒比作琥珀般晶莹剔透,将丝绳提玉壶比作仙境中的景象,展现了他对美酒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第四联“解鞍即醉倒,偃卧胡姬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他脱下马鞍,便醉倒在地,与胡地美女共度良宵,享受着难得的快乐时光。
第五联“天风飘飘浮绝磴,导我忽转松萝径”,诗人继续描述泰山的景色,只见天风吹拂着山间小路,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他突然转入一条松树林立的小径,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第六联“萝径逼高寒,苍苍十八盘”,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路崎岖的特点。他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前行,感受到周围环境的高寒气息。十八盘是泰山的一个重要景点,这里用来形容山路的陡峭和艰险。
第七联“汉策閟古字,秦松泻哀湍”,诗人继续描述泰山的历史和文化。他发现了许多古代留下的文物和遗迹,这些历史的见证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同时,秦松的流水声如同哭泣一般,给人以深沉的感觉。
第八联“振衣便觉凌紫极,倚剑真欲生飞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执着。他振衣而起,感觉自己能够超越世俗的境界;他倚剑而立,想要实现心中的理想。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第九联“穹崖溅瀑多殊状,决眦已在层霄上”,诗人继续描绘了泰山的自然美景。他看到悬崖上的瀑布如雨点般落下,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他看到自己的目光已经越过云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的景色。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景的赞叹。
第十联“碧霞四气拱星辰,青帝五云开崿嶂”,诗人再次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他看到天空中弥漫着五彩斑斓的云雾,仿佛是青帝的五色云朵;他看到山峰之间云雾缭绕,仿佛是一道道屏障将它们分隔开来。这两句诗展现了泰山的神奇和美丽。
第十一联“崿嶂叠叠烟青青,封中云气缕缕生”,“封”通“封”。
第十二联“安期一笑相逢迎,如瓜之枣出啖我”,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名。
第十三联“骖驾白鹿空中行”,骖驾:驾车。白鹿:《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七月丙寅,使丞相斯下吏,治其罪。后二世二年(前221)七月甲子,丞相斯坐法斩于杜县。”后人遂以白鹿作为仙者的代称。
第十四联“天门詄荡,日观巃嵷”,詄荡:轻摇动荡。巃嵷:高峻貌。
第十五联“河流挂树,海色摇空”,挂树:悬垂于水中的树枝。《太平寰宇记》卷一○八引张华《博物志》:“昆仑山上有玉树长五丈余,枝干扶疏叶皆类似桃李。时有异兽栖息其上,盖龙之类也。”海色:《文选》左思《吴都赋》作“海水”。《初学记》引《述异记》作“海水摇空”。
第十六联“苍烟九点望不极,合沓下见扶桑红”,九点:指落日余晖映照九个地方的景色,即指落日余晖映照九个地方的景色。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鸟。这里比喻远方的景物。扶桑红:指太阳升起的地方,即东方。《文选·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第十七联“银台倒影火轮出,惊回清梦仍相失”,银台:指银河里的星星倒映在水中,形成火轮一样的景象。《晋书·天文志》注引《孝感传》:“河中金城十二重,上有九星,连珠如月。”火轮:《列子·汤问》:“方其梦也,半寤半梦之时……周君曰:‘吾梦食黍,可得乎?’”
第十八联“风马云车乍有无,丹梯翠壁看明灭”,风马云车:指随风飘动的云彩。《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武帝东巡至海上,见神芝五色,遣使射之。夜得白麟。”丹梯:《文选》左思《吴都赋》作“丹梯”。丹梯:指神仙居住的房屋。《庄子·逍遥游》作“赤螭梯”。丹梯:指仙人居住的房屋。明灭:指星光闪烁不定。《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丹梯若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