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城南秋夜长,关河寒近落微霜。
那须锦字论长恨,自有清砧教断肠。
破衲沙头鸿欲去,拂云堆上草初黄。
伤心不及城边月,犹照卢家玳瑁梁。

赋得丹凤城南秋夜长

丹凤城,今名丹阳,在江苏镇江。

丹凤城南秋夜长,关河寒近落微霜。

那须锦字论长恨,自有清砧教断肠。

破衲沙头鸿欲去,拂云堆上草初黄。

伤心不及城边月,犹照卢家玳瑁梁。

注释:

①赋得丹凤城:即《秋夜曲》,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绝诗,描写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和感受。

②丹凤城:今名丹阳,在江苏镇江。

③关河寒近落微霜:关河,指长江一带;寒,表示天气寒冷;落微霜,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和霜降。

④那须锦字论长恨,自有清砧教断肠:那须,表示不需要;锦字,指书信中的言辞;长恨,表示深深的思念;清砧,指捣衣用的石砧,象征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⑤破衲沙头鸿欲去,拂云堆上草初黄:破衲,破旧的衣物;沙头,指沙滩;鸿,大雁;欲去,表示大雁即将离开;拂云堆上草初黄,形容秋天的景色。

⑥伤心不及城边月,犹照卢家玳瑁梁:伤心,表示内心痛苦;不及,表示比不上;城边月,指月亮;犹照卢家玳瑁梁,表示月亮依然照亮着卢家的房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之一,描写了秋天夜晚的景色和感受。全诗以丹凤城的秋夜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之情。

首句“丹凤城,今名丹阳,在江苏镇江。”交代了诗歌的背景和地点,为读者提供了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接下来的句子“丹凤城南秋夜长,关河寒近落微霜。”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丹凤城秋天的美丽景色。这里使用了“秋夜长”和“关河寒近落微霜”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了秋天夜晚的静谧、凉爽和美丽。

接下来的句子“那须锦字论长恨,自有清砧教断肠。”则是通过书信和捣衣的声音,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之情。这里的“那须锦字”是指书信中的言辞,而“长恨”则表示深深的思念;“自有清砧教断肠”则表示捣衣声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物,进一步展现了秋天夜晚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伤心不及城边月,犹照卢家玳瑁梁。”则是通过月亮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伤心不及城边月”是指内心的痛苦无法比拟于月光的美好;“犹照卢家玳瑁梁”则表示月光仍然能够照亮着卢家的房屋,暗示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唐朝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