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枫桥路,唯闻人语喧。
北来兵肆掠,东去艇皆奔。
震泽烟波迥,高秋风雨繁。
此时期免患,艰苦复何论。

太湖避兵

这首诗描述了在太湖边躲避战争的百姓的生活。诗中描绘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景象。首句“将近枫桥路”点明了地点,第二句“唯闻人语喧”描绘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第三句“北来兵肆掠”,描述了北方军队入侵的情况,第四句“东去艇皆奔”描述了东部地区人民逃难的情景,第五句“震泽烟波迥”,描绘了太湖地区的景色,第六句“高秋风雨繁”,描述了高秋季节的天气情况。最后一句“此时期免患,艰苦复何论”,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不满。

译文:

我来到太湖边的枫桥路旁,只听到人们的喧闹声。

北方的侵略者正在抢劫,东部的民众都逃离家园。

震泽湖上的烟雾缭绕,高秋时节风雨交加。

在这样的时期能够幸免于难,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注释:

  1. 枫桥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西北的枫桥镇,为古代交通要道。
  2. 人语喧:“人语”指人声,“喧”指喧闹;这里形容战时人们惊慌失措、互相呼喊的声音。
  3. 兵肆掠:《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胡三省注引《唐史》:“兵寇所至,掠人财货。”
  4. 艇皆奔:指船只纷纷逃跑,躲避战乱。
  5. 震泽:古称具区、具区泽,今太湖西南部,是太湖中最大的湖泊,有70多平方公里。
  6. 烟波迥:形容水面上雾气弥漫,视线模糊。
  7. 高秋:即深秋,秋季最末一个月,此时天气转凉,多风。
    赏析:
    《太湖避兵》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太湖边百姓生活的场景。首句“将近枫桥路”点明了地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背景。紧接着,作者通过“唯闻人语喧”、“北来兵肆掠”、“东去艇皆奔”等句子,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混乱和不安。这些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战争氛围中,感受到百姓们的恐慌和无助。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震泽烟波迥”和“高秋风雨繁”,来反衬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
    尽管处于战乱之中,诗歌的最后两句“此时期免患,艰苦复何论”却透露出了一丝希望和乐观。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期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无奈感叹。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乱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