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飔解流潮,朝暾坼遐沚。
中流辨孤屿,相越尚百里。
流峭去榜逆,帆迫来洲驶。
忽泊斗岩下,遂至洪泽里。
三江憺前期,九派殊昔理。
瞩异物不延,时迁景为徙。
涤水掬流清,搴花摘叶委。
羁孤泛无常,流浪讵有已。
宁当越前峰,去逐高良子。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分析诗句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理解诗意。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晨飔解流潮,朝暾坼遐沚”,晨曦微光中,江水渐退,太阳初照,江边沙洲上的水草因日出而裂开。“流峭去榜逆,帆迫来洲驶”,江岸陡峭,舟行艰难,帆篷紧逼着靠近江边的沙洲驶进。“忽泊斗岩下,遂至洪泽里。”忽然停靠在斗岩山下,于是到了洪泽湖中。“三江憺前期,九派殊昔理。”长江、淮河、济水三条江河的水势,都显得平静;长江、汉水、黄河三支大河的水势,也各不相让。诗人在这里以三江、九派喻指长江、淮河、济水与长江、汉水、黄河等支流。“瞩异物不延,时迁景为徙。”眺望远处的景象,景物却不断迁移变化。“涤水掬流清,搴花摘叶委。”洗涤着江水让它更加清澈。采摘着水中的水花生和落叶。“羁孤泛无常,流浪讵有已。”飘零不定,漂泊无定。“宁当越前峰,去逐高良子。”宁愿越过前面的山峰,追随那位高超的行者去追求远大的理想。

【答案】

译文:早晨的微光中,江水慢慢退去,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江边沙洲上的水草就因为太阳而裂开了。江岸陡峭,舟行艰难,帆篷紧逼着靠近江边的沙洲驶进。突然停靠在斗岩山下,然后到了洪泽湖中。长江、淮河、济水三条江河的水势,都显得平静;长江、汉水、黄河三支大河的水势,也各不相让。眺望远处的景象,景物却不断迁移变化,所以作者说“瞩异物不延,时迁景为徙”。洗涤着江水让它更加清澈,采摘着水中的水花生和落叶。飘零不定,漂泊无定。宁愿越过前面的山峰,追随那位高超的行者去追求远大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冬到次年春在江南一带游历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他壮怀激烈、豪情万丈的胸襟抱负和不随波逐流、不屈浮沉的人生态度。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意境开阔,感情激荡。诗人以江水的奔腾汹涌反衬自己内心的激荡不平,用江水的澄明清澈比喻自己的高洁品质,借江水的东流不息表达自己的志向与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