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爱天孙,层霄踊双足。
俯仰志不遂,高卧沧海曲。
结念周八荒,扶舆久脱辐。
垂老始被徵,一憩梁父麓。
崇岩倚重云,白日系匡谷。
欲吸沆瀣浆,蹙额惭满腹。
我有鸡斯乘,蹑峤如驾陆。
入林招洪崖,望海诮徐福。
折取东峰枝,间与夸父逐。
历险理自明,升远象以瞩。
何为盼修途,展转愧寥廓。
【注释】
奉召赴都:被皇帝征召去京城。经泰岳:经过泰山。遥望:遥望。夙昔:平素,以前。爱天孙:喜欢天上的神仙(指嫦娥)。天孙,指月中嫦娥。层霄踊双足:形容登上高耸入云的山巅。俯仰:低头和抬头的动作,形容行走或行动。志不遂:意志未能实现。高卧:在高处躺着休息。沧海曲:大海弯曲的地方。结念:挂念,思念。周八荒:全中国。扶舆:扶摇,指风。久脱辐:长时间摆脱车辐。垂老:垂危之年。始:才。被征:被征召。梁父麓:地名,即梁山县(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因山有梁父峰而得名。崇岩倚重云:高大的岩石倚靠着厚厚的云彩。白日系匡谷:白昼挂在匡衡谷(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上。沆瀣浆:甘露水。蹙额惭满腹:皱着额头羞愧得肚子都痛了。鸡斯乘:指凤凰。蹑峤如驾陆:像踩着山峦一样踏着云雾飞行。峤,山岭。蹑,踏。驾陆,比喻腾云驾雾,飞升于高空。入林招洪崖:进入树林,招唤洪崖先生。洪崖,传说是人面鸟身的神人,名瑶。望海诮徐福:望着大海,责怪徐福(传说中的仙人)说:“你为什么把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送给我?”东峰枝:指从东面的山峰上取来的树枝。夸父逐日:夸父追日的故事。历险:经历危险。理自明:道理自然明白。升远象:升向远方的星辰,比喻远大的志向。何为?为什么?盼修途:盼望修成正果的道路。展转:徘徊,逗留。愧寥廓:惭愧自己心胸狭窄。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夙昔”开头,表明他以前就喜欢天上的仙女嫦娥,并多次登临泰山,与嫦娥相会的情景历历在目;“夙昔爱天孙”以下几句写自己曾想登高远观,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晚年才被征召进京。诗人在这首诗里主要抒发的是他对仕途的失望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夙昔爱天孙,层霄踊双足”,写诗人对月宫嫦娥的喜爱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向往神仙生活的思想感情。“层霄”指天空,“踊双足”是登高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早就喜爱天上的月亮里的嫦娥,曾经不止一次地攀登到天的最高峰,与嫦娥相会。
颔联“俯仰志不遂,高卧沧海曲”,“俯仰”,指低头和抬头看,这里泛指行动或行为动作;“志不遂”意为抱负没有实现;“沧海曲”代指大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有志向,但是无法实现的愿望以及他在海边的隐居生活。
颈联“结念周八荒,扶舆久脱辐”,“结念”意为挂念,牵挂;“周八荒”代指全国;“扶舆”指风力,也指国家;“久脱辐”意为长久摆脱了车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关心和忧虑。
尾联“垂老始被征,一憩梁父麓”,“垂老”指老年;“始”字在这里表示“终于”;“被征”指被征召;“梁父麓”指梁山县(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憩”意为停留或暂止;“一憩”意为一次停留;“梁父”指梁山山;“麓”意为山脚下。这几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一生的坎坷后,终于被征召回京的情景以及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生平的描绘,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充满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独立和精神寄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