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里谁家院,近丛坛。青漆左厢开绣户,坐双鬟。
着地画帘飞燕燕,当阶碧草映兰兰。车轮未必成三角,叉住门边那得还。
【注释】
①枇杷:一种植物。②丛坛:丛生的花坛。③双鬟:古代妇女的发饰,这里指女子的发型。④着地画帘飞燕燕:形容画帘飘动的样子。⑤当阶碧草映兰兰:形容台阶上碧草青翠,映衬着兰花的颜色。⑥车轮未必成三角:比喻世事变幻莫测。⑦叉住门边那得还:意思是说,门已经关上了,怎么能打开呢?⑧叉(chā):夹住。⑨那得还:怎么能够回来呢?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陈王相遇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陈王的敬慕和倾慕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第一句“枇杷花里谁家院”,以“谁家”开头,表明了诗人对陈王的敬慕和倾慕之情。诗人来到陈王的院子里,发现院子里种满了盛开的枇杷花,花香四溢。
第二句“近丛坛”,进一步描绘了院子的环境。陈王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形成一个美丽的花园。诗人站在花坛旁,欣赏着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
第三句“青漆左厢开绣户”描绘了陈王家的门庭。门前有一座精致的花坛,门旁有一扇精美的窗户,窗户上的图案是一幅美丽的画。这幅画是红色的,上面绘有一只燕子。燕子在窗户上飞翔,仿佛在欢迎客人的到来。
第四句“坐双鬟”描绘了陈王家的女主人。她头戴两个发髻,身穿华丽的衣服,坐在窗前的座位上。她的神态优雅端庄,宛如一位高贵的女神。
第五句“着地画帘飞燕燕,当阶碧草映兰兰”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色。画帘随风飘动,仿佛是在跳舞;碧绿的草坪上,点缀着几朵盛开的兰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整个庭院仿佛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让人陶醉其中。
第六句“车轮未必成三角”描绘了陈王家的车子。车子的形状并不规则,仿佛是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这可能是因为车子的主人性格随和,不拘小节。
第七句“叉住门边那得还”描绘了陈王家的门。门被一根木棍撑住,无法打开。这可能是因为门的主人性格刚毅,不愿屈服于权势。
整首诗通过描绘陈王家的院子、主人、车子和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陈王的敬慕和倾慕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