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浅围罗幕。月上栏杆角。
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敲银索。梦回妆阁。花底飞乌鹊。
【注释】
①点绛唇:唐教坊曲名,本调为双调七十六字,前后片各五句三平韵。又名“凤衔杯”、“惜花春起早”、“江月令”。②檀槽:檀木制的琴槽。③金丝拨子:即金丝琵琶。④罗幕:以纱罗制成的帐幕。⑤嘈嘈:象声词,形容夜半时蟋蟀的叫声。⑥梦回妆阁:在梦中回到了梳妆打扮的地方。⑦飞乌:乌鸦。
【赏析】
这首《点绛唇·送春》词写的是暮春时节送别友人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和依依不舍之情。
上片写送春前的准备。“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先从音乐说起,檀槽,指古琴。金丝拨子,即古琴上的弦线,用金丝装饰而成。这里说,我抱出古琴,轻轻把弦子放下来。“浅围罗幕,月上栏杆角”两句,写送走春景。“月上栏杆角”一句中“阑”指栏杆,“角”指角楼。月儿已爬上栏杆角头了。这句的意思是说,月亮已经爬上了栏杆的角尖。
“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这二句是写深夜时分,蟋蟀叫得非常嘈杂,惊动了人们。“嘈嘈”是蟋蟀鸣叫的声音。“繁手”是众多的手,指人。“相错”是指手碰着、搅扰着。意思是说,深夜时蟋蟀叫得特别吵闹,惊动了人们,大家纷纷起床去收拾东西,弄出了一些声响。
下片写送别友人的情景。“敲银索,梦回妆阁,花底飞乌鹊。”这三句是写在告别之际,听到乌鸦在房檐下叫个不停,惊醒了梦中的自己。“银索”是系鸟用的绳索,此处比喻离别时的依恋心情。“妆阁”是梳妆打扮的地方,也就是闺阁。“花底飞乌鹊”中的“花”,指花丛中的蝴蝶。意思是说,在告别之际,听到乌鸦在房檐下叫个不停,惊醒了自己,醒来看到花间飞舞的乌鹊。“花底”即花朵之中。这里的“飞乌鹊”既指现实中的乌鸦,又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思念友人。
此词上片写送别前的准备和送走春景;下片写送别友人时听到乌鸦叫醒梦中之人的情景,并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构思精巧,语言清丽,情感真挚,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