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逐黄农逝,百世犹闻夷惠风。
一角湖楼春未远,万言杯水意何穷。
孤忠异代成冥契,去日劳生负此翁。
四海及今看鼎沸,津桥心事更谁同。
【注释】
- 斯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同僚。黄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于汉初曾为楚怀王左徒,后被谗见疏,流放江南,投汨罗江而死,民间有“黄陵祠”纪念之。黄农是屈原的别号。
- 百世:历代。夷惠:指孔子和孟子,二人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湖楼:指湖上的亭台楼阁。
- 万言杯水:形容言辞不多,但情意深厚。
- 冥契:心灵契合,指彼此心意相通。此处指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 劳生:劳苦的生活。
- 四海:指天下。鼎沸:形容战乱或动乱。
- 津桥:渡口附近的桥梁。心事:心中的忧愁和思绪。
【译文】
你已随着屈原去了,在黄陵祠祭扫已经两年了。最近听说潜园丈在世之日就遗憾不能经常见面,对此感慨良多,遥祭一番。又把此诗送给潜园。
这位仁人志士已经随黄陵而去,他的事迹将永垂不朽,成为后世传颂的楷模;孔子和孟子的高尚品德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春天还未过去,那一角湖上的楼台仍在,我思念他的心情却像一杯无水的酒,难以填满。
我们的心灵虽然相隔千里,但对你的一片忠诚之心却与您生前一样,不会改变;您离去之日,我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悲伤,辜负了你对我的期望。
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我不禁想起当年我们在津桥旁共度时光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绪和忧虑。
【赏析】
《寄潜园丈》是诗人对一位友人的追忆与哀悼之作。全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无尽思念之情。
首联“斯人已逐黄农逝,百世犹闻夷惠风”,诗人回忆了与亡友共度的时光,感叹其逝去后仍能被世人铭记,并赞颂了他的高尚品格。这里的“斯人”指的是自己,表示对亡友的怀念与敬意。
颔联“一角湖楼春未远,万言杯水意何穷”,诗人回忆起在湖边楼上与友人畅谈的情景,但心中却感到无尽的空虚与遗憾。这里的“一角湖楼”象征着友情的美好,而“万言杯水”则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厚意,尽管言辞不多,但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颈联“孤忠异代成冥契,去日劳生负此翁”,诗人感叹自己的忠诚之心与亡友相一致,但在亡友离去之日,心中充满了悔恨与自责。这里的“孤忠”是指自己坚守的原则和信仰,而“异代”则意味着亡友与自己相隔甚远。
尾联“四海及今看鼎沸,津桥心事更谁同”,诗人感叹天下战祸四起,人心惶惶,而自己却只能在津桥上独自思念亡友,无人可以共话心事。这里的“四海及今看鼎沸”表达了战乱带来的动荡不安,而“津桥心事更谁同”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只有自己一人承受着这种痛苦与煎熬。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心中的苦闷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