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直道闻天下,迩岁韬光有适园。
夜雨闭门无客啄,秋堂邀月厌蛩喧。
端居忍负苍生望,失守犹多愈野言。
我亦随缘安雾隐,江山如此谢轮轩。
注释:
周生:指周敦颐,字茂叔,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他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道德修养与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迩岁:近几年来。迩,近;岁,年。
韬光:隐藏光芒,比喻隐居。适园,即适园别墅,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是周敦颐晚年居住的地方。
夜雨闭门无客啄:夜晚下雨时,关闭门窗不让人打扰。夜雨,即夜雨;关门,即关上门;无客啄,即没有客人来啄门。
秋堂邀月厌蛩螗:秋天的庭院里邀请月亮,却厌烦蟋蟀鸣叫的声音。秋堂,即秋天的庭院;邀月,即邀请月亮;厌蛩螗,即厌烦蟋蟀叫声。
端居忍负苍生望:长期居住在家中,忍受着对百姓的期待。端居,即长期居住在家里。
失守犹多愈野言:失去权力后,仍然有很多言论攻击他。失守,即失去权力或地位;愈野言,即被很多议论所攻击。
我亦随缘安雾隐:我也顺应命运,像雾一样隐匿在山林之中。随缘,即顺应命运;安雾隐,即在山林中隐匿自己。
江山如此谢轮轩:就像这江山一样,我也要感谢那些轮轩。谢轮轩,即感谢那些能让我隐居山林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周敦颐对好友赠予的适园的赠诗。全诗通过描绘适园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失落。
首句“周生直道闻天下,迩岁韬光有适园。”直接点明了周敦颐的身份和背景。周敦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和敬仰。而他选择隐居于适园,则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里运用了“闻天下”、“迩岁”等词汇,既表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知名度和地位,又暗示了他近年来逐渐淡出政治舞台,选择隐居的事实。
接下来三句“夜雨闭门无客啄,秋堂邀月厌蛩喧。”描述了适园的宁静和诗人的生活状态。夜雨绵绵,诗人紧闭门户,不愿让外界的喧嚣干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秋高气爽的夜晚,他邀请明月进入庭院,享受片刻的宁静。这里的描写既体现了适园环境的优美,又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端居忍负苍生望,失守犹多愈野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担忧。长期身处官场,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反而承受了许多非议和攻击。而失去了权力后,更是被许多议论所困扰。这里的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挫折和失败,也展现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我亦随缘安雾隐,江山如此谢轮轩。”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展望和祝福。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么就顺应命运,像雾一样隐匿在山林之中吧。同时,也感谢那些能让我能隐居山林的人或事。这里的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适园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失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