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沉冥百忧尽,酿空烟雨压秋头。
刺天万木争先出,刮眼千岗翠欲收。
泉语詈人心怯怯,云衣随步影浮浮。
山游便拟长安乐,西笑三年许竟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登庐山时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至此沉冥百忧尽,酿空烟雨压秋头。
  • 注释:在这里,“沉冥”形容心境深沉、宁静。“百忧尽”表示所有的忧愁都消失了。“酿空”意味着天空中的云彩像酒一样酿造着,到了秋天,云层厚重。“烟雨”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天气。“压秋头”是指秋日的山头被厚重的烟雾和雨雾覆盖,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1. 刺天万木争先出,刮眼千岗翠欲收。
  • 注释:这里的“刺天”形容树木挺拔向上,好像要刺破天空。“万木”指的是无数的树木。“争先出”是指这些树木都想率先露出地面。“刮眼”形容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千岗”是指许多山岗。“翠欲收”是指翠绿色的树叶仿佛要被收起一样。
  1. 泉语詈人心怯怯,云衣随步影浮浮。
  • 注释:泉水在流动时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在责骂人一样,让人感到害怕。“云衣”比喻云朵像衣服一样飘动。“随步”指随着人的行走而移动。“影浮浮”形容云彩随风飘动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1. 山游便拟长安乐,西笑三年许竟酬。
  • 注释:在这里,“长安”是古都长安的简称,这里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快乐。“山游”即在山上游玩,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西笑”可能指的是向西边看,或者是在回忆过去的时光。“三年许竟酬”意味着在未来的三年里,诗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得到应有的回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庐山的所见所感。首联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时间的忧虑后,终于感到心情舒畅,所有的忧愁似乎都已经消失。颔联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庐山秋天的景象,云层厚重,秋意浓郁。颈联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玩时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仿佛泉水在歌唱,云朵在飘动。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在未来的三年里,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得到应有的回报。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