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生万卷尚未厌,昔人五车能几何。
赵中有令自太俭,秦延君说无乃多。
驽马十驾能千里,檐蛛千丝成一罗。
试使云帆涉沧海,朝宗无尽总先河。
注释:
似实先三首:指李白的《古风》组诗。似实,即似是而非之意。
鲁生万卷尚未厌,昔人五车能几何:比喻自己虽博览群书(万卷书),但还有更多未读的书(五车书)。
赵中有令自太俭,秦延君说无乃多:意谓赵地有令尹之才(赵中之贤人),其人节俭,与秦昭王之相范雎大不相同,言其才华出众。
驽马十驾能千里,檐蛛千丝成一罗:比喻自己的文才虽非上乘,但有长进,如驽马拉车,虽慢,但终能达到目的地。檐下蜘蛛结网,虽细,却织成了一片大网。
试使云帆涉沧海,朝宗无尽总先河:意为我若乘着云船渡过茫茫大海,那么我的诗歌将会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七绝,也是他的《古风》组诗之一。全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学识、才华和个人抱负的渴望和追求。
首句“鲁生万卷尚未厌”中的“鲁生”指的是李白,他自称鲁地的儒生。这里的“万卷”象征着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涉猎的学问。而“尚未厌”则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永不满足的饥渴。
接下来的“昔人五车能几何”,则是用“昔人五车”来比喻自己的知识水平或才华。在古代,读书人的书房里堆满了书籍,因此“五车”成为了读书多的象征。这里李白用反问的方式表示自己虽然拥有如此多的知识和才华,但仍然感到不足。
第三句“赵中有令自太俭”,其中“赵中之贤人”指的是赵国的贤者,而“太俭”则是指他的节俭和朴素。这一句表达了李白对那些节俭而又有才能的人的敬仰之情,认为这样的人才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第四句“秦延君说无乃多”,中的“秦延君”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丞相范雎,他因直言进谏而被秦王重用,成为秦国的重要政治家。李白用此典故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出众,且愿意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句“驽马十驾能千里”,出自《左传》:“马有肥骏焉,而弗食也;有驽钝焉,而弗驰也。骥一日而万里,驽马十驾而功不至。”这里以驽马喻自己的能力尚待提升,但仍有可塑性和进步空间。
第六句“檐蛛千丝成一罗”,则是用檐下的蜘蛛编织成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才华虽然细小但却能汇聚成大网。这个比喻既表现了个人的勤奋努力,也反映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试使云帆涉沧海,朝宗无尽总先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豪情壮志。他认为自己的诗歌和才学将会像黄河一样流传千古,永远不会枯竭。
整首诗通过对学识、才华和个人抱负的描绘,展示了李白对知识和才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未来的自信和期待。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