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我双眼芒,有泪湿其手。儿女身外物,相逢已云偶。
徒苦复何酬,同君异先后。昔日愿生死,谁知死亦难。
万钧著两肩,不死故非悭。明知七尺身,许人岂宜然。
盐车久在涂,天使不得闲。玄黄此何时。托命虫沙间。
凋残自骨肉,积疢已十年。而今复构兹,童稚却成班。
遂悟造物勤,更迭不畏烦。黾勉顺吾生,乘化良所安。
诗句解析:
清明萧寺展令容榇 - “清明”和“萧寺”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点或事件,“令容榇”指的是皇帝的棺材。这句诗描述的是在某个清明节期间,皇帝的棺椁在寺庙中被展示出来的情景。
引我双眼芒,有泪湿其手 - 描述了诗人看到皇帝的棺材时的情绪反应,感到眼睛刺痛(”引我双眼芒”),泪水湿润了双手(”有泪湿其手”)。
儿女身外物,相逢已云偶 - “儿女身外物”表明皇帝的死对诗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超越了他个人的感情。而“相逢已云偶”则表明尽管是意外的相遇,但已经被视为一种命中注定的事情,即皇帝的死亡与诗人的命运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徒苦复何酬,同君异先后 - 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改变皇帝命运的无奈感。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即使有痛苦和遗憾也无法补偿。
昔日愿生死,谁知死亦难 - 诗人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认为即使是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况,也是难以逃避的。这种悲观的人生观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力感。
万钧著两肩,不死故非悭 - 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生命的沉重,暗示了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里的“万钧著两肩”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重压。
明知七尺身,许人岂宜然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认同,即使身体有限,但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不应轻易放弃。
盐车久在涂,天使不得闲 - 通过“盐车”这一意象,传达出人生的艰难和无常。同时,也暗指政治斗争的残酷,以及个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无力感。
玄黄此何时,托命虫沙间 - 这里的“玄黄”可能是指生死、荣辱等人生大事,而“虫沙间”则暗示了一种卑微、渺小的生存状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终点的无奈和接受。
凋残自骨肉,积疢已十年 - 描述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凋残自骨肉”表达了生命的脆弱,而“积疢已十年”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可控。
而今复构兹,童稚却成班 - 通过“童稚”和“班”这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对比。这种对比既是一种悲伤,也是一种超越,表明无论过去如何,现在都要继续生活。
遂悟造物勤,更迭不畏烦 - 这句话总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常,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这里的“造物”可能是指自然界或命运的安排,而“更迭”则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和变化。
黾勉顺吾生,乘化良所安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尽力而为,顺应自然的变化。这里的“乘化”意为顺其自然地度过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哀伤与哲思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皇帝葬礼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关键词如“眼芒”、“泪湿手”、“儿女身外物”、“云偶”等,都用来形容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