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门先生雅嗜古,奇书蠹简无不搜。
冲寒车骑忽过我,示我陈帙光盈眸。
名经千佛罗秘册,三科蕊榜群材收。
顺治壬辰越戊戌,里居甲第详部州。
英雄入彀千二百,一一标注某水丘。
出何经房系何氏,细字件系如蝇头。
护儿之儿苏环子,亦有家学承箕裘。
简长盈尺博四寸,麻沙版样梨枣锼。
高升书肆志新刻,红笺色黯犹风流。
忆昔先皇创洪业,威怛薄海来共球。
武功既燀文治盛,鹤书凤诏驰遐陬。
登扬往往得奇杰,外为方召中伊周。
即如此编志姓氏,范汤伟望谁与侔。
其他公辅尽硕器,黄冈孝感推殊尤。
渔洋老人况词伯,后先韡鄂葩华抽。
流传有数信非偶,明德要使辉千秋。
紫阳信国两名录,后人珍惜同琳璆。
古今贤哲总一辙,那以轩轾均釽钩。
年年雁塔数百辈,孰似此帙名炳彪。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大玲珑山馆消寒第三集梧门学士出示所藏顺治壬辰乙未戊戌三科进士履历辄作长歌题其后

  • 大玲珑山馆:指的是一个藏书丰富的书房。消寒: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在寒冷的季节里通过读书或写字来消磨时间以取暖。第三集:可能是这个文集的第三卷。梧门学士:指作者的朋友或同僚的名字。出示:展示给人看。所藏顺治壬辰乙未戊戌三科进士履历:展示了顺治年间(1644-1661年)三科(壬辰、乙未、戊戌)进士的履历。辄作:就做了。长歌:即长诗,一种较长的诗歌形式。题其后:给文集做序言或跋文。

  • 注释:这是朱彝尊为友人的作品所做的序言,记录了康熙皇帝对清朝初年的三位进士(甲子科、乙酉科和丁亥科)的表彰。

  • 赏析:这首诗体现了朱彝尊对朋友作品的热情赞赏以及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他不仅详细描述了文集的内容,还通过对比历史事件,强调了这些进士的重要性和他们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清朝初期政治清明和人才辈出的赞美之情。

  1. 梧门先生雅嗜古,奇书蠹简无不搜。
  • 注释:梧门先生:指朱彝尊的朋友或同僚的名字。雅嗜古:非常喜欢古籍。蠹简:指的是破旧的书籍。无不:表示没有不。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朱彝尊对古籍的热爱,他不仅收藏了大量的古籍,而且对这些破旧的书籍没有丝毫的嫌弃。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体现了他的学术态度和人格魅力。

  1. 冲寒车骑忽过我,示我陈帙光盈眸。
  • 注释:冲寒车骑:指的是冒着严寒而来的车骑。忽过我:突然来到我的身边。示我:给我展示。陈帙:可能是一本关于书籍的书目或目录。光盈眸:形容书籍的光芒让人眼花缭乱。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车骑带着严寒来到了朱彝尊的面前,向他展示了一本充满智慧光芒的书籍。这象征着知识的温暖和力量,也表达了朱彝尊对于知识和学问的珍视。

  1. 名经千佛罗秘册,三科蕊榜群材收。
  • 注释:名经:指的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千佛:可能是指佛教的经典。罗秘册:收集秘密的书籍。三科:指的是顺治年间的三科进士。蕊榜:科举考试中的优秀者名单。群材:众多的人才。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顺治年间三科进士的成就和他们的智慧,他们都是杰出的人才,被收录在各种重要的文献和典籍中。这也体现了朱彝尊对于当时社会和文化成就的肯定和尊敬。

  1. 顺治壬辰越戊戌,里居甲第详部州。
  • 注释:顺治壬辰:指的是顺治元年(1644年)。越:越过。戊戌:指的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里居:居住在某地。甲第:指官邸或豪宅。详部州:详细考察并了解某个地方的情况。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朱彝尊对自己家乡的了解,他详细考察并了解了顺治元年和万历四十四年这两个时间段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这显示了他的学识渊博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

  1. 英雄入彀千二百,一一标注某水丘。
  • 注释:英雄:这里指代的是当时的英雄人物。入彀:进入网中的意思,比喻成为焦点或被选中。千二百:一千二百人。标注: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对这些人进行评价或标记。某水丘: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某种特定的环境。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那些英雄人物,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被无数人关注和赞誉。这也反映了朱彝尊对于当时社会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1. 出何经房系何氏,细字件系如蝇头。
  • 注释:出何经房:出自哪个经房或部门。系何氏:与何氏有关联。细字件:细小的文字或条目。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个细节问题,即某个部门或机构中的文件或资料的整理和保存非常细致,每一个字都有详细的记录和分类。这体现了朱彝尊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1. 护儿之儿苏环子,亦有家学承箕裘。
  • 注释:护儿之儿:指的是朱彝尊的儿子朱昆田,他是朱彝尊的侄子。苏环子:可能是某个人的别号或名字,没有具体信息。家学:家族的学问或教育。承箕裘:继承祖业或家族的遗产或传统。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朱彝尊对于后代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的儿子能够继承家族的学问和传统,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这也体现了朱彝尊对家族教育和传承的重视。

  1. 简长盈尺博四寸,麻沙版样梨枣锼。
  • 注释:简长盈尺:纸张的长度超过了一尺。博四寸:宽度超过四寸。麻沙版样:可能是印刷用的纸板或模板。梨枣:指的是用梨木雕刻的印章或印章的形状。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纸张的尺寸和质量,以及印刷技术的特点。这反映了当时的纸张制作技术和印刷工艺的水平。

  1. 高升书肆志新刻,红笺色黯犹风流。
  • 注释:高升书肆:可能是某个卖书的地方或书店的名称。志新刻:记录新的印刷或出版。红笺色黯:红色的纸张颜色暗淡。犹风流:依然有魅力或吸引人的特点。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书籍的制作和印刷工艺,即使纸张颜色暗淡,依然具有吸引力。这也反映了朱彝尊对于书籍的审美和品味。

  1. 忆昔先皇创洪业,威怛薄海来共球。
  • 注释:先皇:指的是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帝。创洪业:开创伟大的事业或伟业。威怛薄海:威震四海,影响力遍及四海。来共球:来到这里共同治理国家。

  • 赏析:这句诗回顾了康熙皇帝的统治和功绩,他威震四海,治理国家有方,让四方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到幸福的生活。这也体现了朱彝尊对于康熙皇帝的敬仰和赞美。

  1. 武功既燀文治盛,鹤书凤诏驰遐陬。
  • 注释:武功既燀:武功既已辉煌。文治盛:文治昌明。鹤书凤诏:比喻诏书如仙鹤般优雅,文治如凤凰般美好,用来表彰国家的治理成果。驰遐陬:传播到遥远的角落。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康熙皇帝的武功和文治,他的治理使得国家繁荣昌盛,治理的成果也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也体现了朱彝尊对于国家治理的赞美和钦佩。

  1. 登扬往往得奇杰,外为方召中伊周。
  • 注释:登扬:登上高处,获得杰出人才。外为方召:在外担任重要职务或职位。中伊周:指内为宰相,外为诸侯王公大臣的身份象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治国局面,国家能够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他们在外担任要职,在内则担任宰相或其他重要职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体现了朱彝尊对于国家治理的期待和理想。

  1. 即如此编志姓氏,范汤伟望谁与侔。
  • 注释:即如此编志姓氏:既然有这样的文集来记载人物志向和姓氏。范汤伟望谁与侔:难道还有谁能与之相比吗?范汤伟望:可能是对某人的赞扬或期望。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这部文集的认可和赞扬,认为这部文集能够很好地记载了人物志向和姓氏,并且能够超越前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反映了朱彝尊对于这部文集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成就的认可。

  1. 其他公辅尽硕器,黄冈孝感推殊尤。
  • 注释:其他公辅:其他的官员和辅佐大臣们。尽硕器:全部都是才能出众的人。黄冈孝感:黄冈和孝感两个地方,分别位于中国湖北省东部和西部,这里代指地方官员或士人。推殊尤:推崇为特别杰出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那些优秀的官员和辅佐大臣,他们都是才德兼备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这也反映了朱彝尊对于地方官员和士人的评价和认可。

  1. 渔阳老人况词伯,后先驱菲抽桑叶。
  • 注释:渔阳老人:指的是渔阳老人朱彝尊自己或他的前辈们。况词伯:相当于“况夫子”,是对文人雅号的一种尊称。后先驱菲抽桑叶:意为后来的人追随渔阳老人的脚步,学习他的谦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